2025-09-18 10:2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臧靓  
1
听新闻
走好作风建设“远征路”

党风正则人心向,作风好则事业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总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上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以优良作风涤荡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避免“阵风效应”思想误区。作风建设最忌“雨过地皮湿”,表面文章做得好,实际问题改不了。基层群众最反感“一阵风”式的整治,检查来了赶紧忙,检查一走又照旧。这种应付心态,不仅无益于事业发展,更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不是临时任务,而是日常功课,只有日日做功、绵绵用力,“锄头不停草不生”,才能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要把作风建设贯穿干部“八小时”内外,让好的作风成为习惯,让规范的行为成为自然,推动党员干部真正把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发挥“关键少数”正向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往往把干部的言行举止作为评价党和政府作风形象的标尺。领导干部身处“关键位置”,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的看法和感情,必须带头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作风建设的生命线,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作风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带头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在与群众交流中增进感情;带头直面矛盾、攻坚克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展现优良作风。只有真正把群众“表情包”作为作风建设的“晴雨表”,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才能起到“不令而行”的示范引领良好效果。

建章立制,监督护航,激活制度机制长远效能。作风建设既要靠教育引导,也要靠制度约束。要提升制度机制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注重相互衔接、系统配套,避免打架掣肘。要多想一步、深挖一层,探寻作风问题背后的共性原因,建立作风问题动态研判机制,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苗头性问题,形成长效防控机制。群众监督是作风建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要畅通监督渠道,建立简便高效的反馈机制,让群众敢说话、说真话,深入落实好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定期走访制度、现场办公制度等,把制度要求转化为干部日常行为规范,让制度优势转化为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是一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远征。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践中去,强国建设、伟大复兴就一定能更好实现。

(南通市通州区先锋街道 臧靓)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