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1:4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宇航  
1
听新闻
多让“逆耳言”变“顺心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直面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中持续密切党群关系。

《史记》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群众的赞誉固然是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但群众的意见更是一面宝贵的镜子,能够直接反映基层工作中的不足。但在现实中,仍有个别干部只愿听“顺耳言”,视“差评”如洪水猛兽、对批评避之不及,有的在办事结束后,缠着群众要好评,甚至暗示、诱导群众给好评;还有的害怕听到“差评”,一旦收到,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身不足,而是想方设法“公关”删评。这种“掩耳盗铃”的思维与行为,只会将群众的真实声音挡在门外,进而阻碍问题解决,甚至损害党群关系。

“闻过则喜”是一种胸襟,“闻过则改”则是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应有的担当。一句抱怨、一个“差评”的背后都是群众的痛点和需求,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正视问题,更要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深入分析症结,躬身请教良方,从批评中锚定改进方向,从意见中找准提升方法,在“逆耳言”中提炼出为民服务的“金点子”,用实打实的整改成效回应群众关切。

如何让“逆耳言”更加有效地转变服务群众的“顺心事”,既需要干部的主动作为,更需要组织的有力保障。各级党组织要针对群众意见办理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明晰问题—精准施策—高效办结—及时反馈—跟踪问效”的闭环机制,推动“开门办公”常态长效,让党员干部的实干实绩换取群众的真心笑容,努力把“批评声”变为“掌声”,确保把工作做到人民的心坎上。

(扬中市八桥镇 王宇航)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