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新使命和基层治理的新课题,年轻干部须沉下身、凝住劲、静下心,面对成长路上的风雨,真正把根扎进泥土、把情融入群众,在实践磨炼中成长,在广袤大地上作为。
褪去“书生气”,染上“泥土香”,在融入基层中厚植为民情怀。年轻干部初到基层,应尽快转变角色,摒弃“过客”心态和“镀金”思想,主动融入当地生活。既要“身入”更要“心入”,多走乡间路,常听百姓话,紧盯关键点,真真切切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学习那些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村干部,白天田间地头看产业,夜晚农家院里话家常,在“望闻问切”中察实情,在服务群众中练真功。只有真正与百姓坐同一条板凳,吃同一锅饭,烧同一个“炕”,才能读懂民生这部“无字书”,掌握群众工作这把“金钥匙”,最终把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必经“磨砺关”,敢啃“硬骨头”,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过硬本领。基层是矛盾问题的多发地,也是锤炼能力的最佳练兵场。年轻干部应主动到吃劲岗位去,勇于接“烫手山芋”,在破解难题中积累经验、增长智慧。无论是发展乡村产业、创新治理模式,还是化解矛盾纠纷、处置应急事件,都应拿出钉钉子精神和“拓荒牛”劲头。敢于尝试新方法、探索新路径,在产业发展中带头示范,在治理创新中大胆实践,即便遭遇挫折也要越战越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只有在基层经过急难险重的考验,才能练就扛重任、打硬仗的真本领。
源于“为民心”,甘做“铺路人”,在无私奉献中践行初心使命。基层工作琐碎平凡,却事事关乎民生冷暖。年轻干部要立足岗位,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入手,办好一件件“小事”、做实一桩桩“实事”。无论是改善人居环境,还是帮扶困难群体,都须用“绣花”功夫做到群众心坎上。甘当“铺路石”,不计个人得失,默默耕耘奉献;勇做“拓荒牛”,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前沿领域敢闯敢试;善为“贴心人”,用“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当我们看到村庄变美了、产业做强了、百姓笑容多了,就会明白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宿迁市泗洪县委组织部吴易明 刘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