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新模式。推动高效的基层治理,党员队伍是关键。基层党组织须以建设过硬党员队伍为抓手,持续强化政治引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真正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注入红色动力。
筑牢思想“压舱石”,把稳治理方向舵。新形势下,必须把加强党员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巩固信仰根基、把稳政治方向。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核心内容,特别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依托“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组织党员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参与城市治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转变教育引导方式,摒弃“大锅炖烩菜”的泛化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方式,精准掌握党员思想状况和学习需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量体裁衣”设置学习内容,确保教育内容实用“解渴”。积极推行“党员点单、支部派单、讲师接单”机制,紧密围绕基层治理、城市更新、社区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针对性强的专题培训,引导党员在深学细悟中明确治理方向、增强服务本领。
汇聚资源“邻聚力”,激活治理共同体。“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事务繁杂、矛盾多元,涉及党建、民生、文化、安全等诸多领域,亟须一支懂政策、善协调、能服务、敢创新的党员骨干队伍。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资源整合能力,积极搭建多元共治平台,系统推进党员能力提升与治理效能融合。通过创设社区党组织书记“先锋论坛”等平台,让“头雁”登台亮招,为党员传授“实战真经”,实现典型带动、智慧共享;建立“青蓝结对”帮带机制,为年轻党员精准匹配政治导师、业务导师,分阶段做好“政治引导、学习辅导、技能传导”,帮助其快速成长。同时,办好“社区治理微课堂”,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业务专家解读低保、物业、调解等常见政策法规,使党员真正成为政策上的“活字典”、群众身边的“明白人”。
一线服务“践初心”,党群连心零距离。“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拓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载体,推动党员在常态化服务与应急响应状态之间有效转换,在线上平台和线下场景中协同发力。围绕群众关心的小区改造、纠纷调解、扶弱助困等“微实事”,引导党员立足自身特长认岗履责,亮身份、作表率。把社区一线作为党员锤炼本领、服务群众的重要课堂,鼓励党员走进街头巷尾、小区楼栋,在直面现实问题、参与治理实践的过程中,把学习所获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街道党工委书记 程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