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治理体系的革新。各级党组织当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将党建引领与城市治理有效衔接、深度融合,以治理升级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城市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城市发展建设定向领航,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时代“枫桥经验”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和“中国之治”的一张名片;“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在桐城市各地“开花结果”,使“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华夏智慧,在新时代城市治理中焕发新机……这些城市治理的探索和智慧,不仅推动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也实现了群众有呼、治理有应的即时响应,让城市更新的每一步都踩在群众的需求点上。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改造的不仅是空间,还有治理方式。要创新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更加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推动各类型治理主体、治理场域、治理功能有机融合,激活党员先锋力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的实际效能。特别是要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全面强化党组织对各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使各类组织成为城市治理的左膀右臂。更加突出人民至上,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群众需求收集机制,创新“接诉即办”“大家商量着办”等手段,实现有求必应、快速响应;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模式,推动服务资源精准下沉,让城市治理更有质感、群众更有获得感。更加突出数字赋能,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集党群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资源于一体的治理平台,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精准研判需求、精准提供服务,形成多领域、多层次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格局,以算力换效力,实现从“治理”向“智理”转变。
当“红色力量”穿透城市肌理,智慧因子精准嵌入治理末梢,城市更新才能真正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升级。如此,每一座城市才能在岁月的更迭中,于蓬勃的发展浪潮里,温情抚慰市民的心灵诉求,让每一座城市在生长中留住记忆、在发展中温暖人心。
(灌云县委组织部王宇轩、连云港市委组织部葛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