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10:2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建东  
1
听新闻
“多经事”方能“成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生逢伟大时代,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要敢于经风雨、见世面,以事为师、以事为友、以事为媒,需要多历练、多“经历”事,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方能“成大事”,为党分忧、为党担责,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多动脑子,善谋事。古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善谋者,事半而功倍;拙于谋者,常陷于困顿。在实际工作中,年轻干部应该在两个方面“谋好事”。一方面,胸怀全局谋大势。“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年轻干部切不可囿于方寸之地,当放眼发展大局,摸清看透事情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脉络”,积极为领导决策建言献策,勇于为全局工作贡献智慧,争做服务大局、贡献大局、成就大局的先锋与闯将。另一方面,精研细琢谋己事。躬行实践,既不能躺平等待,也不能机械执行,更不能盲目冒进。要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多想想这事为什么要干、应该怎么干、怎么干才能出彩,能调动哪些资源、能联合哪些力量,积极探寻高效稳妥的工作路径。如《孙子兵法》所云:“多算胜,少算不胜”,将潜在问题思深、想细、研透、谋实,方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迈开步子,会找事。“事找人,没事做;人找事,都是活。”年轻干部身处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万不可仅满足于“守土有责”,要主动“找事”。此“找事”,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还是要找寻锤炼本领、扩大影响、攻坚克难、协同增效之事,让工作摆脱平庸、干出精彩。要向上明方向,勤请示汇报,洞悉上级精神与工作重心,精准把握政策“势”与任务“事”;向下察实情,常深入基层群众,“身入”更要“心至”,于“走街串巷”间、“家常闲叙”中,捕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琐事,梳理社会矛盾的潜在风险点;左右拓视野, 广交不同领域、地域同仁,博采众长,探寻工作联动的契合点,借鉴他山之石的特色亮点;向外捕信息, 敏锐感知社会信息流,善从纷繁中甄别有价值的招商引资线索、社情民意动向。诚如《礼记·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格物方能致知,实践方出真知。

甩开膀子,多干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实干是最可靠的成长阶梯。年轻干部要把“多干事”作为成长的基础,永葆干事创业的“锐气”,在实践中锻炼,在实干中学习,以实绩赢得信任与口碑。尤其是新到岗位的年轻干部,更要把多干事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在干事中凝聚人心,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在干事中熟悉工作机制,掌握工作流程与规律;在干事中积累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创实绩。干常规之事贵在“扎实”,“治大国若烹小鲜”,要脚踏实地,把基础工作做精做细做实,稳扎稳打;干破难之事贵在“精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遇到难题要迎难而上,精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破题中增长智慧;干创新之事贵在“实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年轻干部朝气蓬勃、思维活跃,要深入了解本地资源禀赋,结合实际挖掘特色、打造品牌,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让创新的火花在基层沃土中扎根生长,真正以实干实绩回应时代之问、群众之盼。

(淮安市清江浦区柳树湾街道 张建东)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