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0:15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航先,葛云路  
1
听新闻
跑偏的“面子观”要不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都要有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党员干部需厘清原则和面子的界限,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从小事小节抓起,筑牢拒腐防变堤坝,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干事创业、忠诚履职,避免被跑偏的“面子观”牵着鼻子走,赢得真正属于党员干部的“面子”。

“面子”一定程度上承载人们对尊严、体面的心理诉求,但对党员干部而言,过于追求面子,把面子和威望、政绩画等号,“面子观”就会跑偏,最后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揆诸现实,有的党员干部热衷于装点“门面”,不惜斥巨资搞形象工程;有的沉迷于“纸面”,虚报夸大工作成果;还有的抹不开“情面”,受熟人请托为不合规项目开绿灯。这些看似是为撑场面、争业绩、顾人情的寻常之举,实则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对人民利益漠视,不仅败坏个人形象,更侵蚀党的公信力和执政根基。究其根因,是个别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缺失,将个人“面子”置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使得“面子观”异化跑偏。

真正的“面子”是靠“里子”撑起来的,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员干部就有面子。焦裕禄在兰考任职时,不顾重病带领群众战风沙、斗盐碱、治内涝,心中只有百姓幸福;孔繁森两次进藏,把满腔热血洒在雪域高原,为当地发展奉献一切,廉洁自律,两袖清风。他们的“面子”不是靠权势地位、排场撑起来的,而是凭“一心为民”赢来的。党员干部当时刻铭记“第一身份”,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标尺正身立行,通过党课学习、警示教育、正反面案例分析等方式正本清源,明白扎实做“里子”,才能挣“面子”,在遵规守纪中擦亮初心底色、筑牢思想防线。要把为民造福当作最大“面子”,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以实打实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口碑,要少喊“给我上”、多喊“跟我上”。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做到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在群众心中立起“有担当、能干事”的鲜活形象。要勇于挣脱“面子”枷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将一言一行置于阳光之下,善于倾听群众意见,从群众反馈中查找问题和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锲而不舍锤炼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过硬作风,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党员干部“面子”,绝非个人荣辱,更重公私分明。要从小事小节做起,涵养见微知著、明辨是非的洞察力,警惕锦衣玉食迷眼,杜绝奢华排场扰心,于柴米油盐间守护清廉本色,在人情世故中恪守原则底线,向各种“假面子”坚决说不,让共产党人的“面子”牢牢建立在对党忠诚、为民尽责的坚实基础之上。

(连云港市海州区委组织部 刘航先、连云港市委组织部 葛云路)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