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而蓝图的落地生根,关键在干部的担当作为。蓝图的实现,关键在人;伟业的推进,关键在干。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以精准有力的“干部之为”,答好新时代“城市之问”,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政绩观”的校准定向,锚定城市发展价值坐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城市工作的根本立场,更是干部政绩观的核心标尺。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干部跳出“高楼大厦论英雄”的误区,树立“城市温度”导向的政绩观。通过优化考核体系,坚决遏制追求“面子工程”,大力倡导夯实“里子”的民心工程,让干部的干事方向与群众期盼同频共振。要将群众口碑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多维度考察干部在民生实事中的表现,把为民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鲜明旗帜,让察民情、解民忧的干部有舞台、受重用。
以“专业度”的淬炼提升,锻造城市治理过硬队伍。当前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新阶段,从“产城人”融合到智慧城市建设,对干部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组织部门要搭建精准化能力提升平台,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围绕城市规划、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定制“订单式”培训课程,确保干部能力与城市发展需求精准匹配。要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选派优秀干部到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吃劲”岗位历练,在复杂实战中锤炼系统思维和专业本领,打造一支懂城市、会治理、善服务的骨干队伍。
以“实干风”的激励弘扬,彰显为民服务鲜明底色。城市治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民生细节的改善中。组织部门要推动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街头巷尾践行“一线工作法”,将办公室的谋划转化为现场的解决行动,用“绣花功夫”破解停车难、加装电梯等民生痛点。健全考核评价长效机制,既要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干部轻装上阵干实事;又要树立一线选人导向,让干在实处、业绩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让务实担当成为干部队伍最鲜明的特质。
城市发展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干部的担当作为。组织部门唯有聚焦干部队伍建设,校准政绩导向、提升专业能力、激励实干担当,才能以“干部之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让城市更有品质、更具温度。
(淮安市清江浦区盐河街道 朱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