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13:5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孟明珠  
1
听新闻
年轻干部当敢于突破“舒适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这深刻揭示了干部成长的本质规律。“舒适圈”如同温室,虽可庇护一时,却终将阻碍参天大树的生长。年轻干部当以“破圈”的勇气、实践的磨砺、作风的淬炼,主动打破无形的茧房,才能在复兴征程中勇立潮头、堪当大任,“出圈”出彩。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突破“舒适圈”的桎梏,首在思想破局。在时代洪流中,新挑战、新课题层出不穷,墨守成规、沉醉于“路径依赖”只会消磨锐气,钝化感知时代脉搏的敏锐性。唯有思想上破局,才能在变局中开新局。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扫除思想沉积,不断把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化解新矛盾、运用新经验,摸清事物发展规律,确保各项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敢于直面“不舒适”,坚决摒弃和克服“前怕狼,后怕虎”“宁当好好先生”等“软骨病”,面对老问题,敢于“接烫手山芋”,面对新情况,勇于“挑千斤重担”,以临难不避的斗争精神迎接挑战。

破圈突围非一时之举,而是一种常态化的自我革命与能力跃升。唯有以“能力恐慌”驱动“本领恐慌”,让处理复杂矛盾、驾驭风险挑战的实战能力不断迭代升级,才能从“路径依赖”的安逸中破茧而出,在锐意创新、勇闯“无人区”中开辟事业新局。年轻干部尤须主动下沉基层,在乡村振兴、矛盾调解、项目推进一线锤炼能力、证明价值,变“被安排”为“主动请缨”,不断锤炼统筹协调的智慧,涵养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要精准掌握政策法规,精通流程规范,吃透基层实情,成为领域“明白人”,在复杂问题前拿出可行方案,在协调中赢得话语权。要主动沟通,打破信息壁垒,在跨部门合作中清晰表达、寻求共识,以专业素养促成合力,避免陷入推诿泥潭。

“破圈”绝非标新立异,其根基在于扎实的作风与坚定的担当。倘若作风漂浮,脱离实际,“破圈”只会沦为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若缺乏担当,畏首畏尾,“破圈”便成了纸上谈兵。年轻干部当深植“向下扎根”的务实精神,时刻牢记出发点是为民解忧、增进福祉,在制定政策、推进项目,多倾听群众声音,让“为民”成为行动自觉,而非空洞口号。要树牢践行正确政绩观,警惕“精致利己”,克服浮躁,正确看待得失,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主动将个人目标和追求融于事业发展,唯有如此“破圈”方能绽放时代光芒,成就一番事业。

(灌南县委组织部 孟明珠)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