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员干部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应自觉厚植群众观念、主动了解群众感受,不断提升服务力度、精度与温度,让各项决策都经得起“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检验。
政策是否正确、方略是否对头、措施是否对路,群众看得最清楚。党员干部向群众多学一点,离科学决策就近一步,离工作失误就远一些。从正定县街头摆桌子放板凳,向老百姓发放“民意调查表”,到福建任职时三赴下党,砍掉荆棘打通路,同村民共谋脱贫计,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考察时总要深入社区巷陌、走进百姓家中察民情、体民意,充分证明群众路线始终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以“自我感觉”代替“群众感受”,看似好心,也在做事,但实际上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作风在作怪。党员干部要自觉剔除思想杂质、校正作风偏差,始终恪守人民至上原则,强化人民公仆意识,把人民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推动服务举措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能否摸清群众真实感受,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实践智慧与工作本领。部分党员干部忽视“群众感受”,并非是初心偏差,实则是能力匮乏,难以准确把握群众需求,无法有效解决群众问题,只能主观臆断、不懂装懂,拿“自我感觉”掩盖“本领恐慌”。能力素质始终是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的关键,常怀“空杯心态”审视自身,敢于直面短板不足,在政策落实、矛盾调解等日常具体工作中经常性地复盘反思,找准理论素养、应急处突、媒介运用等方面的差距。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对照发展需要和群众期盼,与时俱进提升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知识储备,紧跟新形势探索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政务管理、公共服务等场景的运用,持续拓宽工作思路,将能力短板转化为发展潜力。
自行其是的“自我设计”只能自我感动,想要真正打动群众、建成“人民城市”,就必须深深扎根群众,用真诚沟通替代形式化表达,在常来常往中增强彼此了解、培养双向信任。坚持真心听批评、虚心听意见,对于做到位的地方,总结优秀经验并加以推广、灵活应用,遇上不顺心的事,及时帮忙纾解,深挖问题根源,在群众评价的指引下改正提高。涵养“不怕群众嗓门大,就怕群众不说话”的心态,从民生关切的具体议题入手,搭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多元平台,培养民事民议的良好氛围,通过围坐交谈凝聚共识、汇集众智。紧跟群众最新反馈,灵活调整服务路径,以一个个党群携手的生动实践,把民生实事都办成有口皆碑的民心实事、满意好事,让老百姓“笑脸”长挂、幸福常在。
(无锡市新吴区委组织部 颜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