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装模作样、不求实效的“假把式”,都经不起实践与人民的检验,终将现出原形。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创业上,以扎扎实实的奋斗、实实在在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
坐而论道易,起而行之难。“假把式”背后折射出的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当下,一些党员干部深陷“重形式轻内容”的窠臼,有的痴迷于“形象工程”,把心力倾注于“显眼处”;有的满足于“会议落实”,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这些“假把式”看似忙碌,实则虚耗,不仅浪费宝贵资源、贻误发展时机,更深切侵蚀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假把式”的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靠“材料包装”堆不出高质量发展,用“数字游戏”换不来群众真心点赞,唯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看淡个人得失,摆正“大我”和“小我”的关系,才能真正赢得群众民心、夯实执政根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破除“假把式”,关键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执着坚守,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铮铮誓言,无不诠释着实干精神的时代价值。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当以楷模镜,将实干精神融入血脉、见诸行动,坚决摒弃“纸上谈兵”的虚浮作风,心思向实招聚焦,精力向实事倾注,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面对矛盾困难、风险挑战,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攻城拔寨,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确保每一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假把式”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铲除其滋生的土壤更需标本兼治、常抓不懈。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精准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新形象工程”等变异问题,注重“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在“治”上求实效,通过精准识别、重点整治,有效解决突出问题,也在“管”上见真章,坚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要树立“重实绩、轻痕迹”的考核导向,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多到现场看实况、少在会场听汇报;多看实际成效、少查文字材料,多听群众评价、少看表面文章,让真抓实干的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奋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真业绩。
(连云港市海州区委组织部刘航先、连云港市委组织部葛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