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近期,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多起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恰似一记重锤,给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在全党开展学习教育最见决心、最见力度之时,击碎了某些党员干部“查不到我”的侥幸迷梦。
剖析典型案例可知,侥幸心理是纪律意识淡漠滋生的思想毒瘤,是特权思想作祟的畸形产物。它披着“人情往来”的温情外衣,裹着“小事无碍”的麻痹糖壳,更衍生出“酒量即能力”“入局即入圈”的畸形逻辑。当“单位食堂”成为违规避风港,“老板宴请”化作隐形交易场,“查不到我”便从自我安慰异化为“迷之自信”,在暗角处悄然蛀蚀纪律堤坝,于推杯换盏间无声吞噬政治生命。
要真正铲除违规吃喝的土壤,必须铁规立威,打破侥幸幻想。让纪律意识扎根心底。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糊涂认识最容易滋生侥幸心理。必须把纪律教育作为根本,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嵌入干部培训必修课,更化为日常行为的度量衡。通过沉浸式警示教育直击灵魂,用“身边事”解剖“侥幸心”,让“伸手必被捉”的警钟长鸣耳际。让违规吃喝无处遁形。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有死角,侥幸就藏身。必须织密监督网络,让违规吃喝现出原形。织密“技防+人防”监督天网,以“天眼”精准捕捉违规宴请,凭“数据”洞穿隐蔽场所。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筑牢举报人保护屏障,使每一条线索成为刺破“四风”伪装的利刃。让顶风违纪者付出代价。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严厉惩处才能让侥幸心理无处遁形。对顶风违纪的人必须“零容忍”,无论问题大小、涉及何人,露头即打、严惩不贷。对花样翻新、转入地下的“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掘地三尺”、撕开伪装、查深查透。强化通报曝光,把典型案件放在舆论聚光灯下,让违纪者付出沉重代价。这样,“严查严办”的信号才能强烈释放,“被查”的威慑才能无处不在。让“一杯清茶谈工作”成为常态。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根除侥幸最终要靠制度和风气。要扎紧制度的笼子,完善公务接待、财务报销等规定,划清“禁区”、焊死“后门”。唯有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刻入机关文化骨髓,用清茶淡饭替代宴请酬酢成为公务交流底色,才能让“不喝酒也能办好事、好办事、事办好”,成为深入人心的习惯和规则。如此,清风正气方能灌注到权力运行的毛细血管,在“俭”中淬炼效率,于“实”处激活动能,达到公务活动提效与作风建设提质“双赢”。
作风建设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当“敬畏纪律”战胜“侥幸心理”,当“干事创业”压倒“酒桌交际”,当党员干部将敬畏戒惧熔铸为思想钢印,把纪律红线化作行为边界,违规吃喝的寄生藤蔓便永失滋生土壤。
(高邮市委组织部王久乐、谢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