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08:3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党委书记言论:以“绣花功”办好群众“关键小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从多个维度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指明方向、擘画蓝图。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下好“绣花功夫”,办好“关键小事”,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感知于微,精准锁定“关键小事”。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关系着幸福感和获得感。只有用心“感知”每一个细微处,才能精准把脉民意、洞察诉求,明确干事导向、校正奋斗方向。织密民意“感知网”,依托干部下沉“三包”责任机制,推动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党员中心户常态化入户走访、蹲点调研,细致入微地体察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呼声诉求,当好感知民情冷暖的灵敏“触角”。畅通民声“收音器”,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设立诉求反映窗口和意见箱,专人负责、规范记录、高效流转,精心打造群众愿意来、能说事、解心结的“暖心驿站”。链接民心“沟通桥”,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动,用好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广泛收集原汁原味、具体而微的民声民意。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议事协商会,鼓励群众代表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浮出水面。

精办于细,用心回应“关键小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拿出绣花般的精准和耐心,切实将群众的“关键小事”解决好,才能打通走进民心的“最后一米”。压实责任“不缺位”,对摸排的“关键小事”,迅速梳理、精细分类,形成清晰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实行项目化推进、销号式管理,确保每件“小事”都有人抓、有人管,实现件件到位、事事闭环。精准发力“不跑偏”,对于能立即解决的“急事”,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展现“民呼我为”的速度;对于需要协调的“难事”,整合资源、协同作战,用好部门联动、社会力量、群众互助等机制,合力攻坚;对于涉及长远的“愁盼”,统筹思考、系统谋划、分步实施,以积尺寸之功,收长远之效。跟踪问效“不打折”,建立清晰严密的责任传导链条,强化过程监督、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措施不悬空、不走样、不落空,真抓实干“绣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实景”。

固化于制,长效保障“关键小事”。办好“关键小事”,既要立竿见影,更要着眼长远,当注重源头治理“除病根”,强化制度建设“管长远”,确保问题不反弹、成果可持续。抽丝剥茧深挖根源,对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追根溯源、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实现解决一件小事、完善一套机制、预防一类问题,从源头上化解问题,防止小事变大、大事拖炸。定期回看严防反弹,建立常态化“回头看”机制,定期回访评估,细看问题是否真解决、群众是否真满意、效果是否可持续,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对新出现的小问题、变异现象,及时督促、彻底整改,确保工作成果经得起群众检验。强基赋能固本培元,持续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牢固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理念,通过“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等形式,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打造一支懂治理、善服务、能办好“关键小事”的“全科型”服务队伍。

(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党委书记 李光耀)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