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近期通报的违规吃喝典型案例,一桩桩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不仅暴露出“酒杯中的奢靡之风”对干部队伍的侵蚀,更警示我们,作风建设需坚持“管”“育”并重,坚决防止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现象。
破思想之冰,从“被动”失节到“主动”拒腐。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少数干部在党校培训、学习教育期间仍顶风违规吃喝,甚至出现“一人饮酒死亡、集体瞒报真相”的荒诞情节,根源在于理想信念“总开关”失修。有的将“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奉为潜规则,抱着“影响发展论”等错误认知“被动”参与酒局,把纪律规矩当“软约束”。思想防线不牢,再严的制度也会被“钻空子”。党员干部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校准价值坐标、坚定理想信念,从思想深处认清“酒桌文化”的政治危害,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政治自觉,变“要我守规矩”为“我要守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强管理之效,从“法慑”畏腐到“规导”守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口抓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必须“严”字当头、“管”字托底。一方面,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对违规吃喝等问题频发领域,既查当事人责任,也倒查领导管理责任,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浓厚“不敢腐”的氛围;另一方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员过好“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以案促学、以案促改,将纪律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培育“不想腐”的生态。
兼管育之实,从“当下”攻坚到“长远”固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需在“常”与“长”上做文章。既聚焦“当下改”,以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约谈提醒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弦”;更着眼“长久立”,将作风建设融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铸魂,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正行。须大兴务实之风,引导党员干部把群众“急难愁盼”作为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在乡村振兴一线、项目建设现场践行“一线工作法”,用为民服务的实干担当检验作风成效。要管育并重,既严管“划红线”,又厚植“树新风”,推动形成主次清晰、相辅相成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成为干部的行动自觉。
(常州市钟楼区委组织部 杨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