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9 14:1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谢程坤  
1
听新闻
淬“咸”铸“甜”贵在衡

苏中苏北的烧饼铺里,“龙虎斗”的名号响当当——面坯上盐粒与糖粉细密交叠,咸甜激荡里生出鲜活的层次。老师傅掌间有诀,“要想盐不呛喉、糖不欺舌,功夫全在撒多少”。这分寸间的掌度功夫,恰是高手的基本功。年轻干部当从“咸甜”中细悟成长之道:咸是扎根的汗水结晶,甜是奋斗的价值回响;摄入“盐分”过低则精神虚浮,“糖分”吸收过量则于健康无益。唯有在咸甜平衡中校准初心,勤于修心,方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咸是成长的淬火剂。年轻干部的“咸”,是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的汗水印记。广西百坭村的崎岖山路上,黄文秀的雨靴沾满泥土,笔记本里浸透汗水的记录,丈量着195户贫困户的精准需求。太行山壁立千仞的悬崖间,红旗渠青年突击队员的钢钎凿出火星,肩头凝结的盐霜印记,刻写下“人工天河”的不朽传奇。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走进“黄沙漫天、草木难生”的荒原时,平均不到24岁,他们用皴裂的手掌播下绿色希望,筑起了阻沙南侵的生态长城。这种“咸”不是刻意为之的苦难叙事,而是年轻干部在火热实践中的真实成长;不是追求“晒脱皮、踩泥鞋”的表面功夫,而是将基层的艰辛淬炼成抵得住风浪的能力铠甲。

然若把“咸”味当作表演道具,便沦为贻害无穷的形式作秀。有人凌晨扛锄头摆拍,朋友圈的农田定位比调研笔记更勤快;有人把熬夜当汇报资本,通宵填表只为汇报稿多一行“夙夜在公”;更有人数着脚底的水泡写日记,却把群众的呼声当耳旁风。年轻干部要有“厚积薄发”的坚守和“水到渠成”的自信,少些精心编排的“耕耘秀”,多些真刀真枪的“解题力”,以“干成了什么”引导“干了什么”,对无实际意义的旁枝末节说不。改革深水区我们要闯、科技新赛道我们要抢、民生关切事我们要应——年轻干部最硬的底气,永远来自泥地里滚出的真本事、办实事中炼成的铁肩膀。

甜是价值的结晶体。年轻干部的“甜”,其源头活水在于群众愁容淡去后绽放的喜悦。人民的急难愁盼像板结硬土,干部跑得勤,土块才松软,破土的甜苗自然冒头。在福建下党乡的青山翠谷间,年轻干部将“五无乡”的苦涩过往,通过“定制茶园”的创新模式,转化为村民腰包渐鼓的增收香甜;在浙江安吉余村的绿水青山畔,新一代领路人将“卖石头”的粗放发展,升级为“卖风景”的生态经济,让家家户户在民宿茶香中品尝绿色发展的富足甘甜;在贵州大山深处的“云上”村落,驻村干部借力大数据东风,让山货乘“云”出山,使曾经滞销的农特产品成为电商平台上的“爆款”清甜。这种“甜”不止于事成时的精神振奋,更是奋斗价值的时代认证;不囿于“庆功宴、表彰会”的短期反馈,而是定一件抓一件、成一件带一片,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的累进增效。

然若一味沉迷于“甜”,则很可能诱发“代谢紊乱”。有人错把糖精当成果实捧在掌心,沉迷于“材料出政绩”,就像用着色剂催红的西瓜,经不起人民的品鉴。有人把“甜”异化成“自我论功”,把正常履职包装成“重大突破”,恰似沙漠旅者追逐的海市蜃楼,在执念中耗尽心力。有人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年轻干部要有“历久回甘”的自省和“实至名归”的追求,少些涂脂抹粉的“假把式”,多些直抵人心的“真滋味”,对哗众取宠的泡沫政绩说不。民忧火线我们必须赴,发展阵痛我们坚决扛,民心考场我们务必赢——年轻干部最甜的收获,永远源自为民服务实践中的实效转化,彰显于群众满意度提升的真实评价。

干部要像好稻种,只有扛得住盐碱扎嘴的咸,才能等到开镰时那口新米甜。年轻干部要把握这份转化规律,在日日做功中品味汗水,于岁岁积累里沉淀糖分。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在咸与甜的辩证统一中护航人生之舟行稳致远。

(高邮市委组织部 谢程坤)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