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7 10:3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兴旺  
1
听新闻
党委书记言论:以党建领航做实基层善治“绣花功”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面对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要求,要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以网格为基础、以服务为先导、以机制为保障,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锚定“党委统筹、多元协同、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让“家门口”成为温暖可及的幸福港湾,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突出真学真用,在擦亮党建品牌上走深走实。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发动机”,其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治理成效。深化网格治理。夯实“精网微格”全域网格治理责任体系,按地域、人口等要素调整网格,对应设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村(社)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两委”成员、社工、乡村振兴专干担任专职网格员。提升服务质效。推进小区“一站六员”服务机制全覆盖,分批分类提档升级小区党群服务站,重点打造党群服务站。各社区党组织排出年度大事、治理要事,定期开展“晾晒评比”,提升基层治理创新项目成效。强化学有示范。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分层次、分团队、分批次”赴市内外示范社区学习优秀经验做法。做优社区“书记讲坛”等载体,推动新任社区书记与“百名示范、千名领先”社区书记、社区“两委”成员与社区“银发先锋”开展师徒结对,手把手做好传帮带。

突出精准精细,在推进服务群众上见人见事。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以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难解决的事一件件办好,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升级更便捷的智慧服务。依托公安信息化管理平台,落实定人、定岗、定责“三定”管理,通过高空巡查、三维建模、联动执法App等,统筹基层治理网格内党建、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乡村振兴等多项工作,联合城管、交警等执法力量,实现矛盾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化解。打造更暖心的服务阵地。依托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等社会力量,举办爱心暑托班、党群微家“趣课堂”等活动。健全物业服务质量监督评价机制,定期发布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推动物业服务提升。深化“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建设,开设村(社)大食堂,探索“积分兑换餐”制度,把服务送到家门口,让治理触达最末端。推行更贴心的五上机制。建立“上门问需、上门问计、上门问效、上门解难、上门送温暖”五上机制,推动网格员用铁脚板丈量责任,加强与群众联系,开展“足印社区、心挂万户”行动,为群众送去舒心顺心的服务,让群众感知党的温度热度。

突出共驻共建,在推动共治共享上聚力聚效。做好融合大文章,广开渠道、多建平台、拓展机制,既让干部带头干,也让驻区单位齐参与、党群携手一起干。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划分片区,由班子成员包保,优选部门负责人、年轻公务员定村,协助开展网格巡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完善社区“大党委”机制,城市社区配备兼职委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在社区推行“社区+物业”合署办公,通过人员共融、阵地共建、环境共治强化统筹协调效能。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干部到一线、服务零距离落到日常,综合日常走访、巡查和管理工作,定期研判报送需要上级协调解决的问题。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治理机制,履行好“吹哨职责”,积极对接县直机关,组织党员干部“进网入格”听民声、送服务、办实事。借势借力、凝聚合力。组建社会“能人库”,将过去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转变成“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的高效志愿服务模式,突出精准高效,聚力解决一老一小、特困残疾等特殊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在“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中汇聚起党群共治强大合力。

(灌云县伊山镇党委书记 李兴旺)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