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要求,强调在独处时也要保持谨慎,遵从内心的道德准则。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当以此为契机,自警自省、防微杜渐,修养“克己慎独”的思想境界,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高压线”。
党员干部做到慎独,首先要理解“慎独”的深刻内涵。“独”不仅指物理空间上的“独处”,更是内心的“独处”,是一种不在“聚光灯”下、不受监督约束的场景。“慎”则是保持一颗责任心、敬畏心,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小心谨慎,守纪律讲规矩,坚持走正道。“夫慎于言者不哗,慎于行者不伐”。慎独本质上是一种信念和气度,要求党员干部私底下、“无人知”时,依然保持“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自律,“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的自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牢牢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
“慎独不自欺”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要有清晰、具体的修养路径,慎独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首先要上好党性教育这门“必修课”,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在思想上构筑起一道“钢铁长城”,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抵御形形色色“病菌”的入侵。还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时刻用党章党规党纪来检视自己的言行,通过日日不辍的反躬自省,掸去“心灵灰尘”,扫除“思想垃圾”,清理“灵魂旮旯”,久而久之便能养成习惯、化为境界,在内心深处树立不放纵、不越轨的自律信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时的慎独不难做到,而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背后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人格做支撑。捧出一颗为民“初心”,常思常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涵养“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的人生格局,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坚守一颗笃定“素心”,对功名利禄和物质享受知足知止,主动远离低级趣味,慎重对待朋友交往,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涵养“袖揽清风、肩托明月”的道德操守,固守好内心的“一方净土”,最终从他律真正转为自律,在克己慎独中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扬州市委组织部 陈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