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2 11:0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潘甜甜  
1
听新闻
时刻用警示教育“提神醒脑”

近日,江苏省委召开全省警示教育会,为全省党员干部“深化以案促学以案促改,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指明了方向、明晰了重点。警示教育如一面明镜,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中人”“案中事”,既是最鲜活的教科书,也是最有效的清醒剂。唯有以镜正冠、以案为戒,方能在对照检视中涤荡思想尘埃,在反思警醒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回顾历次党内集中性学习教育,都强调要把警示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本次学习教育,更是突出强调要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其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就是要让纪律的“紧箍”高悬头顶、规矩的“红线”深植心中,把每一次案例剖析,都当作一次政治体检、一次灵魂拷问,在自我检视中淬炼思想。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三省三问:“初心是否蒙尘?言行是否越界?用权是否逾矩?”在红脸出汗中校准行为坐标,真正把教训当作悬顶之剑、醒脑之钟。唯有常怀敬畏、常思戒惧,让纪律规矩融入血脉、化为本能,才能让“不想腐”的自觉如磐石般坚不可摧。

警示教育不是走过场,最忌“大水漫灌”和“一个方子抓药”,它需要精准滴灌,对症下药,让党员干部真触动、真警醒、真受益。“喻之以理,不若悟之以心。”身边的典型案例往往最具代入感,最能引发深度共鸣,要善于运用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活教材”,让层级相近、岗位相似的案例成为最震撼的课堂。对于身处关键岗位的干部,要紧盯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强化他们对权力边界的认知;对于年轻干部,则需着力引导他们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同时,还要创新方式方法,善用沉浸式体验、情景再现等新手段,让冰冷的教训变得可触可感,使“看在眼里的震撼”真正沉淀为“刻在心底的敬畏”。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警示教育的生命力,成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它督促我们在履职用权时多一分清醒、少一分侥幸,多一分担当、少一分懈怠,始终以如履薄冰的谨慎走稳从政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这要求我们将其嵌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常态载体,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在“反复讲、反复抓”中实现警钟长鸣。更要强化“全周期管理”理念,把警示教育延伸至干部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监督、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运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治未病”,让纪律规矩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连云区委组织部 潘甜甜)

标签:
责编: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