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5 08:5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缪心玥  
1
听新闻
政绩之本在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深刻指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政绩之本,在于为民。广大党员干部须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破除私心杂念,以兢慎之心创实绩,用真绩实效赢民心。

以为民的“质量”提升政绩的“分量”。政绩不是冰冷的数字,也不是悬浮于空中的形象工程,其本质是为民服务的具象化成果。焦裕禄用脚步丈量兰考黄沙,以脊梁撑起绿色屏障,为兰考人民汇聚“千顷澄碧”;申纪兰毕生扎根乡土,把全部心血倾注于三农事业,带领西沟村人民脱贫致富,让“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誓言照进现实……他们以躬身为民的实践证明:唯有以百姓心为心,方能让政绩经得起时间与人民的检验。党员干部当保持“我本百姓、根在百姓”的清醒,将“国之大者”与“民之关切”深度融合,把群众的“急愁难盼”作为工作的“风向标”,主动走出办公室,敢做化解矛盾的“和事佬”、跑腿代办的“勤务员”,将为民的初心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

以人民的“脸色”检验政绩的“成色”。工作行不行,要看老百姓的感受;政绩好不好,要看老百姓的评价。现实中,群众需求各不相同,若习惯以“家长式”思维大包大揽,或是以经验主义主观臆断,难免造成供需错位,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没能提高群众获得感。只有以群众诉求为鉴,以群众评价为尺,方能在“群众点题、政府解题”的良性互动中创造新业绩、赢得好口碑。涵养谦逊心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牢骚话中弄清掌握真问题,在家常话里寻找真方法,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整改措施更贴民心。注重群众参与,将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重要标准,及时公布事项、通报进度、反馈成果,确保每一项惠民工作都能让群众可感可及。

以利民的“实干”创造政绩的“实效”。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五维共振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再到塔克拉玛干“锁边合龙”……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党员干部唯有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脚踏实地传承好实干基因,勤做显功、肯做潜功,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绩。须敢于动真碰硬打通裉节,对于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惠老助餐等群众之急,不因事难而推诿、不因事小而不为,找准痛点、突破难点、打通堵点,把显绩办得有速度更有厚度。更须把匠心倾注事业,对于一些事关基础长远的工作,发扬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既观大势、把方向,又抓重点,盯细节,切实把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夯得实之又实。

(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 缪心玥)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