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6 11:43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慧  
1
听新闻
落地重在“落细”

“落地”是指某事物、计划或想法在实际操作中实现,达到预定目标或效果。实际工作中,“有望达成意向”“有望妥善解决”等说法并不鲜见,但能否把“有望”变为“有效”,推动工作从“正在落实”到“真正落地”,考验的是党性、体现的是能力、反映的是作风。党员干部应从“细”处着手抓落实,把握好方向、把控好细节、把牢好品质,一步一个脚印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洞察研究要“细微”。工作的境界、干事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的成效。首先要观大势,在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见事于细、见事于早的洞察力把握战略全局、掌握战略主动,在见微知著、动态思考的过程中,精准捕捉经济发展的“微表情”,及时发现民生改革的“小切口”,切实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也要顾大局,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多些“身至心至”,少些“眼看耳听”,将基层的实情、企业的需求、群众的呼声系统梳理、统筹采纳,把工作的落脚点真正放在造福百姓、推动发展上,从而进一步消除“偏差度”、校准“方向标”,结合地区部门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务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统筹谋划要“细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想清楚”是“干明白”的前提。在一些地方部门,许多信访矛盾、违章违建等历史遗留问题客观地存在着,之所以看得到、想得到,却抓不好、解决不了,归根结底还是在最初定思路、拿方案时就失之于“粗”、失之于“虚”。谋划工作思路,必须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既要深入了解前期背景基础,总结当前现状得失,也要基于现有的人财物等相关资源,参考周边成熟经验,围绕未来的可能走向、潜在风险,想好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审度好大小主次、把握好轻重缓急,对各项措施进行“排兵布阵”,增强协同性和一致性,最终形成系统化、机制化的工作方案,给具体落实指明“路子”、开出“方子”。

推进落实要“细致”。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伟业。蓝图绘就了,思路明确了,还须关注小处、抓好细节,方能提升质量、做优品质。坚持精细化设计,对重点任务项目化管理,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把战略目标分解成“战术动作”,对“怎么干、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等关键问题逐一明确,定人定岗定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施精细化操作,严格按照既定方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以钉钉子的精神紧抓不放,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精致、极致,确保每项工作成果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经得起检验,在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中提质增效、出新出彩,以实干实绩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扬州市委组织部 刘慧)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