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08:3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戴佳敏  
1
听新闻
以“为官实绩”应“为民之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中突出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正确的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党员干部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处理好为官与为民、业绩与实绩、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以实干、实效、实绩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好业绩。

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为官”须“为民”。衡量政绩的标准,不是报表上的数字、展板上的工程,而是人民群众的真实获得。“为民”永远是“为官”的第一要义,要想站稳人民立场,需常问“为谁而谋”“何以称绩”,坚持民心所向,政之所行。传承弘扬好“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之中,找准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将“民生问题清单”转化为“政府工作清单”,着力解决好群众在住房、就业、看病、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戒骄戒躁、实事求是,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一步一个脚印中收获人民群众的好评,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匡正实干导向,做到“政迹”即“实绩”。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政绩”好不好,关键看“政迹”实不实。当前,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广大党员干部须解决好“怎么干”和“干什么”的问题,坚持知行合一,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把关、落实情况亲自督查,决不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成了。面对阻碍发展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坚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牢牢扭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敢于动真碰硬、攻坚克难,敢于变革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让每一项大目标都变为可感知的发展变化。

汇入时代大潮,追求“大我”成“小我”。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要在价值坐标上找准定位,超越“小我”的局限,正确看待个人升迁荣辱,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把自身进步,建立在对事业全局的贡献之上,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实效之中。要在时间维度上把握节奏,克服“短视”的焦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之事,抛弃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发展模式,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辩证关系,坚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甘做铺垫之事,追求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江阴市南闸街道 戴佳敏)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