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09:2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周捷凯 周飞  
1
听新闻
让作风建设往更深处扎根

从延安窑洞里的整风运动,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永葆生机的生命线。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续坚持“治已病”向“防未病”的深刻变革,让作风建设像古树扎根般向下生长,将制度触角延伸到更深处扎根,淬炼更纯粹的为民服务情怀,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铺就人民满意的康庄大道。

深耕根系工程,向下扎牢基层治理的初心之锚。“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检验初心的“试金石”。作风建设要坚持春风化雨,持续滋润全面从严治党的“根系”。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党的作风建设核心在于密切党群关系,要秉持久久为功的担当精神扎根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一线,直面群众急难愁盼,将蹲点调研、民情恳谈等方式作为打通基层治理堵点痛点的“巧手段”。当村头“大喇叭”变成手机“监督一点通”,当办事窗口的“踢皮球”变成“码上办”,群众从作风之变中收获的不仅是便利,更是对党的信任重塑,党群关系的根系便可在双向互动中愈发坚韧。

精修作风叶脉,向内剪除顽瘴痼疾的病灶切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作风建设需要拿出外科手术般的精准,以刀刃向内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群众不认可不罢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让“沉浸式监督”和“百炼成钢”成为常态。要以“刮骨疗毒”的魄力,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要善于对照群众高频诉求期盼精准施策、破除顽瘴痼疾,自觉杜绝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对不良作风予以警示反省,及时进行“微创手术”,精准消除作风建设的“病灶组织”,让服务效能的“血液循环”更加畅通。

厚植制度年轮,向上涵养政治生态的活水之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制度创新不止步,作风建设方能永续前行。作风建设不能靠运动式治理,需织密制度网眼,形成权责明晰、监督严密、执行有力的约束体系,构建“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的生态循环。坚持将“八小时外”社交圈纳入“政治体检”,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统一,坚持“源头治理”和“疏通中梗阻”相结合,让干部晋升与群众满意度挂钩,让制度监管的“软措施”和“硬手段”,共同塑造基层政治生态“绿水青山”。要注重防微杜渐,持续狙击纠治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作风建设形成闭环生态,党员干部才能更好地守得住清贫之节,经得起诱惑之考,当得好时代之桥。

(盱眙县委组织部 周捷凯 周飞)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