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弘扬和传承党的优良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不断拉近党群距离、筑牢群众根基。
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从抓景区会所到抓办公用房,从抓出差餐饮到抓违规宴请,从抓节日节礼到抓日常贺卡,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让老百姓在点滴中真切感受到作风建设的显著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作风问题贯穿于干事创业始终,作风正则人民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作风不正则人民心离散,事业发展就会受阻滞后。迈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每一位党员干部应增强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中凝聚发展合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是政策制定执行的亲历人、评判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监督人,干部党性纯不纯、作风实不实,干事动力足不足、成效好不好,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相对于“会议室调研”“汇报做文章”“材料堆决策”等不良风气带来的政策“失温”,唯有将人民需求“置顶”,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才能真正把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坚定“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走稳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在街头巷尾中看实情,在板凳座谈中听民意。敢于接受群众监督,正视群众批评,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锚定问题、靶向发力,疏通作风建设“堵点”,破解群众心头“痛点”。
抓好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从革命时期的“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到改革开放后的“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再到现阶段的“八项规定一子落地”,历史与实践证明,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充分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摒弃松松劲、歇歇脚的心态,保持常抓的韧劲和抓长的耐心,在固本培元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时刻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检身正己,敢于“揭短亮丑”“刀刃向内”,不轻视“小事”、不忽略“小节”,从细处着手、从实处着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立查立改和常态长效中提升整改质效,持续擦亮党的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泰州市海陵区委组织部 郭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