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10:2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志明  
1
听新闻
赓续五四精神,淬炼担当之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如何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转化为新时代的奋进力量,是每位青年干部的必答题。广大青年干部应赓续五四精神,永葆爱国情怀、淬炼担当之能、恪守为民之责、传承求真之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挺膺担当青春篇章。

以爱国精神铸魂,在时代坐标中校准航向。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青年干部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永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子心,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持续锤炼党性修养、增强政治能力,将爱国、爱党内化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戍边烈士陈祥榕的战斗宣言振聋发聩,爱国不只是口号更要付诸行动。要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躬行“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献身路,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在急难险重奋勇向前,让个人奋斗目标紧扣时代发展准星。

以进步精神赋能,在变革浪潮中锤炼本领。从“觉醒年代”到“强国时代”,变化的是时代考卷,不变的是青年对进步的永恒追求。新时代的考场从来不乏沉溺经验主义、固守传统路径的“标准答案”,缺的是跳出思维定式、突破认知局限的创新思维。面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的变革浪潮,青年干部要发挥思维活跃、年富力强的优势,铆足破茧之力,走出“舒适圈”、勇扛“千斤担”,时刻保持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感知,以开放姿态主动接纳新事物、拥抱“新科技”,深度研习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分析、数字政务平台操作等前沿技能,积极投入智慧社区建设、基层数字治理等新兴领域,拿出“敢为天下先”的魄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在实战实践中锤炼硬核本领。

以民主精神立基,在为民服务中擦亮底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青年干部践行五四精神明确了根本立场。心系村民安危的黄文秀、“绿了荒山,白了头发”的杨善洲、忙碌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樵夫”廖俊波,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为民服务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要谨记初心使命,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更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视功名利禄淡如水、看人民利益重如山,始终保持纯粹清澈的品质,完全彻底为人民奋斗。

以科学精神领航,在求真务实中创造业绩。科学的本质是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青年干部要练好“求真”这个基本功,深入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不预设结论,不带着“答案”找“证据”,常开“板凳座谈”拉近距离、从“围炉茶话”收集民意,真正打开群众的话匣子,摸清真实的痛堵点。还要遵循“务实”这个硬道理,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前方的“娄山关”“腊子口”只会越来越多,只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敢钻“矛盾窝”、多办“棘手事”、啃下“硬骨头”,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投身践行务实落实、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徐州市铜山区委组织部 陈志明)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