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作风建设。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到“节日里的歪风邪气”,中央八项规定剑锋所指,不正之风无所遁形。党员干部唯有将八项规定精神刻进灵魂深处、融入血脉基因,方能在新征程上挺起精神脊梁,交出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记在“心头”,以思想淬炼筑牢信仰根基。当前,个别党员干部仍存在“八项规定是紧箍咒”的错误认知,把学习教育等同于“抄笔记、拍照片”的任务应付,将纪律规矩视为“软约束”。这就警示我们,必须把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终身课题,既要原原本本研读条文,更要深刻领悟其背后的政治考量和为民情怀,真正在“案中人”的教训中校准思想坐标,真正将“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
挺在“前头”,以行动自觉诠释担当作为。作风建设重在“实”字当头。现实中,一些干部面对歪风邪气不敢亮剑,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甚至搞“选择性落实”,如有的干部调研走过场,“隔着车窗看村容,坐在会议室听汇报”,导致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出现梗阻。根治此类顽疾,必须始终牢记中央八项规定对于改进调查研究等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查自纠,坚决撕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隐形“外衣”。要推行“一线工作法”,在工作的最前沿,调查文风是否务实、支出是否合规、工作是否深入、作风是否扎实,用挺身向前取代“空对空”“走过场”,让“痕迹主义”在阳光下无所遁形,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做在“关头”,以制度创新深化治理效能。制度是管根本、利长远的保障。从“公务接待禁酒令”到“基层减负清单”,从“大数据监督平台”到“区块链公务消费追溯”,制度创新始终是破解作风难题的关键。这启示我们,要发挥好制度“抓细抓长”的作用,针对反复出现的“共性化”问题,探索建立治理机制,切实把好制度的“关口”、守好约束的“闸门”,真正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内化为“日用而不觉”,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真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将纪律要求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在新征程上以过硬作风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苏州市吴江区委组织部 李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