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09:0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大印  
1
听新闻
推动基层治理“末端”变“前端”

近日,中组部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强调要聚焦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抓重点、破难点,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基层工作千丝万缕,各项事务紧密关联。广大党员干部须树立系统思维,切实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与汇聚民意“最先一公里”、群众办事“最顺一公里”、作风形象“最美一公里”有机统一,以“民之所向”校正“落地偏差”,确保既落实、又落准,推动基层治理由“末端管”转化为“前端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意见评价是基层工作最真实的“晴雨表”,平常的街谈巷议中往往蕴含着最真实的百姓心声。《吕氏春秋》有言,“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新征程上干事创业,党员干部应当好国家政策的“翻译官”、群众诉求的“传声筒”、社情民意的“传感器”,把民意找准、民情摸透,深刻洞悉群众需要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进而有的放矢、量体裁衣,将民之所盼转化为政之所向,将群众生活愿景转化为奋斗工作实景。党员干部要走好汇聚民意“最先一公里”,坚持和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秉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谦逊心态,勤上门发现真需求、听牢骚找出真痛点、聊家常当好知心人,以靶向之准成就干事之实,让政策措施更贴民心、推进落实更接地气,最终实现工作成效与民情民意的相通相融。

作为为民服务“第一线”,基层工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一些党员干部在面对办事群众时踢皮球、打太极、大念拖字诀,更有甚者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人为制造“中梗阻”,任由群众“愁眉苦脸”、难以“舒眉展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办好”。党员干部要着力解决为民服务“堵点”“卡点”问题,让基层成为群众办事“最顺一公里”。思想上正本清源,将为民造福、为民办事作为最大政绩,把群众事“置顶”来办,切实增强民呼我应的自觉性、积极性,做到直面问题“不摆手”、跟进办理“不甩手”、一抓到底“不放手”,真心实意解民忧、纾民困。服务上提速增效,全力破解“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等问题,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全科社工”等改革,以数据赋能将难事办易、易事办优,“一站到底”让群众办事畅通无阻。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基层工作直面群众,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是真情还是假意,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不仅关乎着自身形象,也关乎着党和政府形象,更关乎着人心向背、事业兴衰。“铁人”王进喜、“草鞋书记”杨善洲、“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等一个个家喻户晓的亲切称呼,既体现着群众最深情的赞美与认可,也树立了党员干部应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锋模范标杆。要让基层成为展示作风形象“最美一公里”,党员干部必须以“好作风”“好形象”赢得群众“好口碑”。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带头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学查改”,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不断巩固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时刻胸怀“国之大者”和“民之盼者”,坚持冲在前、干在先,用一言一行、实干笃行的奋斗担当,书写出更多人民满意的答卷。

(溧阳市埭头镇政府 杨大印)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