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11:0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星  
1
听新闻
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新时代新征程上,唯有树牢破立并举、标本兼治的辩证思维,刀刃向内破积弊、系统施治立新规,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方能实现作风之变与发展之进的同频共振,让优良作风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破思想浮萍,立忠诚之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当前,“学归学、做归做”的脱节现象仍然存在,根源在于理论武装不深、理想信念不牢。应当以党章党规为标尺,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绳,检视行为偏差、深挖思想根源,在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中筑牢防线,坚决革除“学用脱节”“知行不一”的顽疾。必须构建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党性教育常态化、理论学习制度化,时常“春风化雨”叩问初心,引导党员干部从“被动遵守”向“主动对标”转变,让理想信念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永葆政治底色。

破虚功积弊,立实干之志。作风建设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和事业兴衰成败,必须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针对当前出现的避重就轻、责任转嫁、蜻蜓点水等整改虚化现象,必须破除“唯上不唯实”的惯性,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动真碰硬,向“机关病”“官僚病”开刀、对顽瘴痼疾出手。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当成一次政治体检、思想洗礼、作风锤炼,聚焦“四风”隐形变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根治深层病灶,剔除隐性顽疾,让党员干部常怀敬畏之心、常思为民之责,在“为何入党、为谁用权”的灵魂拷问中校准人生坐标。

破疏离困境,立民生之本。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为民”。坐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就都是办法。应当常怀同理之心、谦虚之心,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牢骚话”里发现问题、于“家常话”里寻得办法,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找准干事创业的方向。坚定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把精力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让群众的笑脸成为检验作风成效的“晴雨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破反弹回潮,立刚性之规。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最忌“雨过地皮湿”式的“一阵风”治理。面对“抓一抓好转、松一松反弹”的怪圈,必须把功夫下在平常、严在日常、抓在经常,将作风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全链条、贯穿事业发展全过程,关好有形的制度笼子,用好无形的规矩标尺。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态度,树立前瞻思维、增强风险意识,下好治歪风的先手棋,打好治未病的主动仗,时刻警惕“小酒局”“小礼物”等“温水煮蛙”效应,将假日节点作为作风“考点”,以节点监督推动常态清朗,以零容忍态度杜绝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用寸步不让的定力推动作风积习清仓见底。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新征程上,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将作风建设融入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方能以清风正气凝聚人心,以实干担当书写答卷,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

(盐城市委组织部 王星)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