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12:4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宇承 张逸风  
1
听新闻
以“钝感力”锻造担当铁肩

“钝感力”,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实则是一种屏蔽外界干扰、专注目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强调直面挑战、坚韧不拔的耐力,更是成熟豁达、处变不惊的人生智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钝感力”的时代价值,将其内化为政治淬炼的清醒认知力、实践磨砺的战略定力、自我革新的强大免疫力,以“钝感”韧性,练就担当“铁肩”。

以“钝感力”厚植政治淬炼的清醒认知力。面对复杂局势与多元挑战,“钝感力”能为新时代干部提供独特的精神“韧性”。这一“钝感力”绝非麻木不仁,而是基于崇高信仰的理性过滤与深刻沉淀,是面对外部干扰时的一种清醒认知。它表现为在舆论纷扰中坚守政治原则,不为错误言论所惑;在挫折压力下保持耐心,不为一时困境所阻;在诱惑考验前淡化个人得失,不为蝇头小利所动。党员干部当以政治淬炼为熔炉,将“钝感力”转化为清醒认知的“稳压器”,既能在风浪中锚定方向,又能锤炼“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胆魄,真正将清澈认知升华为洞悉本质、把准航向的过人智慧。

以“钝感力” 涵养实践磨砺的战略定力。战略定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在攻坚克难中长才干、壮筋骨。此时“钝感力”便表现为一种抵制浮躁、沉潜务实的定力,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它引导党员干部不为短期效应所迷惑,不为表面现象所干扰,而是沉下心来,深入调研,扎实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从量变到质变,逐步深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提升战略思维和决策水平。通过将“钝感力”转化为战略坚守的底气,党员干部能够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长周期任务中,做到“风动旗扬心不动”,扛住转型阵痛、突破惯性思维,真正成为善破难题、能扛重责、永葆初心的新时代实干家。

以“钝感力”锻造自我革新的强大免疫力。自我革新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法宝。面对糖衣炮弹的慢性腐蚀与功利主义倾向的渗透,“钝感力”便是一道重要的思想防线和心理屏障,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抵御各种消极因素的侵扰,保持肌体健康。当党员干部面对长期而隐蔽的诱惑与侵蚀风险时,要在思想上建立“价值筛”,过滤名利诱惑的杂质;在心理上设置“缓冲带”,化解消极情绪的侵袭;在行为上安装“制动阀”,遏制权力任性的冲动。唯有以这种“钝而不木”的智慧, 激发自我革新的主动姿态,将心理韧性升华为“乱花过眼不迷心”的免疫力,方能真正帮助党员干部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进而锻造起“打硬仗”的担当铁肩。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 王宇承、张逸风)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