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10:4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楚晋  
1
听新闻
党委书记言论:打造基层协同共治新格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强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力量,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乡镇街道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感知民生冷暖的温度计。要用心谋划治理思路、用力抓好工作落实、用情解决群众问题,全力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夯实基层“压舱石”,争当服务“贴心人”。织密网格服务体系。面对城市社区人口密度较大,社区居民群众来源广泛、成分复杂、职业多元等现实治理需求,深耕“精网微格”工程,全面构建五级党组织网络,深化“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实现综合网格党支部全覆盖,推动网格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中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均、不精、不准等难题。推行党员中心户(楼道协理员)工作模式。在城区以楼栋为单位,把“作风优、家风正、热心公益”的家庭推选为“党员中心户(楼道协理员)”,引导其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收集员、日常事务的代办员、生产生活的安全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打通链接社区—小区—住户的“毛细血管”,形成“一户带一片,多片带整体”的工作格局。打造家门口服务矩阵。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深化“一社区一特色”创建工作,用心培育“七彩屋”“枫邻红”等党建服务品牌和“心愿树爱心工作站”“周末绘本课”等志愿服务品牌,推行可复制、可持续、广覆盖的“市场运营+政府补助”如意小食堂助餐模式,开设寒暑期爱心暖托班解决托管难题,稳稳托起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卸下基层“千斤担”,开启治理“活力泉”。建强智慧镇街数智平台。大力推动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将党员干部、政法干警、执法队员、社会组织等力量下沉纳入“智慧镇街”平台“一张网”,构建起“1+1+X+N”网格力量体系,完善定期会商、高效调度、联动处置、科学考核机制,赋予社区在统筹协调、资金调配、反向评价等方面的权力,鼓励能干事肯干事的基层干部大展拳脚。全面推广“全科社工”服务。深化施行“一站受理全科服务”,形成人人能上、个个能办的“全员全科”模式,提供错时工作、一窗通办的“全时全能”服务,建立首办负责、一站办结的“全程代办”机制,推行就近可选、异地可办的“全域通办”改革,打破社区服务条块分割局限,推动由解决“一件事”向办好“N件事”转变。探索“三事分流”机制。细化“家事”“共事”“公事”划分标准,厘清政府、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等职责边界,搭建网格邻里会、社区评议会、街道联席会三级议事平台,通过“三会解三事”,努力实现将70%的问题解决在网格、20%的问题解决在社区、10%的问题解决在街道。

用好枫桥“金钥匙”,奏响和谐“幸福曲”。高标准打造“一站式”矛调中心。设置以机关、社区为主体的综合服务窗口,统筹“三官一律”、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等对象组建特色品牌调解室,形成街道、社区、社会公益组织、法律服务组织及市级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治理机制,同时借助“一网统管”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群众诉求、民生需求,做到关口前移、靠前服务。强化业委会居民自治。充分发挥业委会在小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探索创建“红色物业”,统合业委会、物业公司、楼道协理员、志愿者等力量,有效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做好民生“微实事”,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好社区干部学院。强化“五社”能人培育和载体提档,聘请高校、党校、政策专家与本地基层经验丰富的老书记、老干部、老党员等师资力量为基层治理人员“充电蓄能”,持续培养敢担善为的小巷总理、绣花功夫的社工团队、星火燎原的志愿力量。

(溧阳市溧城街道党工委书记 楚晋)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