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强化党建引领,把治理举措沉到小区、落到一线,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更好以组织优势争创发展胜势,绘就城乡善治新图景。
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有形有效”战斗堡垒。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基层党组织是城市治理的根基,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强用好,才能为事业长远筑牢根基。延伸组织根系,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全覆盖组建小区党支部,因地制宜发布党支部管理办法,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构建雁阵格局,从社区“两委”、业委会、“三官一律”等群体中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严选党员骨干担任小组长、楼栋长,结合支部及干部个体情况,差异化制定职责清单,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治理格局。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元共治、同向发力,围绕物业管理、设备更新等事项议事协商,实现共识在最基层凝聚、问题在家门口解决。
聚力共治共享,激发“同向同行”多元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基层治理面广量大、环节众多,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聚合力、惠民生上多下功夫,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齐心协力抓治理。让机关干部下沉在一线,推动区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小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攻坚解决停车位改造、电梯加装等棘手难题,违章搭建、噪声扰民等痛点问题,让资源下沉实现治理“倍增”。让外部能人服务在一线,聚拢退役军人、新兴群体等坚实力量,引入空间主理人、项目合伙人等能人达人,依托“爱邻·服务日”提供红色教育、亲子教育、健康义诊等各类惠民服务,让“服务对象”与“治理力量”同频共振、双向共融。让党员先锋凝聚在一线,推广党员联户制度,引导社区党员、流动党员积极认领党员责任区、志愿先锋岗,带头攻坚领办“微实事”“微幸福”“微心愿”,彰显党员“守一方平安、护万家灯火”的使命担当。
矢志惠民利民,擦亮“可感可及”幸福底色。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服务是基层治理的永恒课题,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方能让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稳稳落地。贯通渠道察民情,建立街道、社区、小区三级书记固定接待日、走访日制度,打造“七点半书记”“书记茶水铺”等交流平台,善用现场接访、入户走访、定时回访,常态长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点亮阵地惠民生,全面覆盖建设“睦邻点”“红色长廊”“议事亭”等“红色驿站”,升级打造小区党群服务驿站,有机嵌入协商议事、积分兑换、暖“新”服务等使用场景,提升“建管用”效能增强群众“幸福感”。精准施策解民忧,发布小区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居民群众点单、小区支部派单,联动医院、公益组织、志愿力量,精准提供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对症”服务,让好资源飞进“千家万户”。
(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党工委书记 黄锡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