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听取了基层代表关于建设和美社区的发言,强调要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设和美社区,提升治理效能,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马上就办”解决“急难愁盼”,将“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党组织建好建强了,社区工作就有了“主心骨”。社区党组织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当前社区类型多样、群众诉求多元,治理任务繁重复杂,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千家万户的期待,尤其需要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社区工作中,不断严密组织体系,优化组织架构,推动“支部安家、党员回家、治理兴家、服务到家”,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社区每个角落。同时,要立足基层治理新形势,选优育强社区“头雁”队伍,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架起党组织与社区群众的“连心桥”,特别是要把新就业群体组织好、服务好,努力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打造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和美家园。
社区是一个大舞台,不能只有社区党组织唱“独角戏”,而要通过社区“搭台”,推动各方资源有序联起来、转起来,激活治理“一盘棋”,让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干、商量着办,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推动“吹哨报到”响应机制向小区、网格延伸,发动各类党员先锋主动站出来,将驻区单位、红色物业、社会组织等力量聚起来,引导热心群众主动靠过来,搭建“小院议事厅”“小区恳谈会”等平台,把居民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画好社区治理“同心圆”。推动资源资金、管理权限、人财物等向基层倾斜,持续为基层干部强筋壮骨、减负赋能,加大对一线“挑担人”的关心关爱力度,让“小马”逐渐变为“壮马”,让治理底座更加坚实,激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要搞好服务,特别是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所愿所需,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党建引领与科技赋能有机结合,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建设方便快捷的线上“社区之家”,打造惠民智慧服务圈,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服务体验。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当前许多家庭最紧迫的关切。聚焦“一老一小”现实需求,拿出一系列上管老、下管小的有力举措,积极探索家门口、零距离的养老托幼新模式,让更多家庭“轻装前行”,以暖心党建聚民心、强信心、筑同心,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连云港市海州区委组织部 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