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以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组织部门承担着选贤任能的重大责任,必须把标尺亮出来、导向树起来,以担当之责选担当之人,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严把政治关,推动干部敢为有方向。政治标准是硬杠杠,首关不过,余关莫论。要坚持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加强思想淬炼、党性锻炼,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采取调研谈话、列席会议、培训跟班等方式,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及时掌握干部的“活思想”“活情况”。坚持把关键节点、急难险重表现作为政治素质的重要参考,聚焦大事要事、急事难事,通过日常言行、群众评议、工作实绩,看干部的党性修养纯不纯、政治能力强不强、群众基础好不好,在选人用人中真正把政治标准落地、政治要求落实。
严抓能力关,推动干部善为有本领。能力是敢为的根基,一个干部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干事水平的高低、推动发展的成败。要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设置共性培训“菜谱”,搭配个性培训“套餐”,开展点单式、精准化培训,注重加强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养。把火热实践作为练兵课堂,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在重大工作、重大改革、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实践磨炼,让他们多接“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逐步培养攻难关、抗打压的“大心脏”“铁肩膀”,不断提升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匹配的能力本领。
严树政绩观,推动干部想为有底线。政绩观连着发展观、事业观、群众观,决定着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态度、方向和成效。要多措并举引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着力加强思想引领,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中突出政绩观教育,注重开发实境课堂、特色教材,在有深度有温度的教育引导中,推动干部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堤坝。着力纠治突出问题,梳理制定政绩观偏差问题清单,注重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一线精准识别干部政绩观,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出现政绩观偏差的人和事。着力做好建章立制,完善干部任期制、一把手变动交接制度等,优化深化政绩观考察制度设计,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在干事创业中绷紧弦、走正道。
(连云港市委组织部 葛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