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既靠“掷地有声”回应民意,也需“润物无声”守护民心。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真情为民,要把群众“未想”当成心头“念想”,对老百姓尚未感知的问题隐患、还未提出的潜在需求想在前、谋在前、解在前,在向前一步为民服务中让民生福祉更进一步。
智者远见于未萌,明者避危于未形。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仅要办好办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还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无论是筑牢冬季供水畅通“暖防线”,还是严把节前商铺普查“食安关”,亦或是擦亮假期景区服务“志愿红”,这些看似是“小事”,却件件关乎民生、处处连着民心。如果没有做到先知先觉、先行先办,等到群众有诉求、不满意后再去解决,可能已经造成影响和损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随之受损。为群众想得越多、干得越早,民忧民困才会越少。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抛开节前喘口气、松松劲、歇歇脚的念头,想在群众前面、急在百姓前头,在先一步解决问题、办成实事中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心中装着人民,方能多为群众着想;脚步贴近百姓,才能找准群众“未想”。面对千变万化的基层情况、千头万绪的基层事务、千家万户的基层群众,不常去街头巷尾走走看看、去百姓家中坐坐聊聊,就难以及时捕捉基层细微之处的变化、感知群众所思所想的转变,想群众之“未想”、急群众之“未急”可能变成想当然、干着急。看清基层形势、把准民情脉搏、研判群众所需,关键是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重点领域,在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中打开群众“话匣子”,掌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小见大、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分析,把潜在需求挖掘出来、将问题隐患排查出来,真正做到先想一步又想准每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任何一项工作,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虎头蛇尾,而要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把群众“未想”当成心头“念想”,就要一件件抓好落实、一项项抓紧兑现。如果因为群众一时没有察觉就拖拖拉拉、得过且过,想得再多、再早也将沦为空想。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每一件有利于群众的事都作为自己的上心事,列明时间表、绘出施工图、排好优先序,鼓足雷厉风行的干劲、拿出善作善成的巧劲,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了然于胸、谋划在前,有效破解、打通落实过程中的堵点卡点,以绣花功夫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做扎实、抓到位,在及时干成、坚决干好群众“未想”之事中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 费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