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总书记鲜明强调守正创新在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秉持守正创新精神深化改革,首要任务便是守好思想道路之“正”,把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规律确定清楚。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汹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多元。在深化改革推进过程中,方向的正确与否关乎成败,稍有偏差,所有努力都将化为泡影。党员干部务必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深度钻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之以恒地以党的先进思想充实头脑,要紧密贴合党和国家的战略布局,积极回应号召,充分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党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地,确保始终与党的指引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时,必须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工作的标准,从群众高度关切的“小事情”入手,力争改出群众受益、人民满意的“大效果”。
以守正创新精神推进深化改革,关键在于创新改革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方式方法。当前,随着各领域改革实践工作不断深入,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啃下“硬骨头”?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吃透“顶层设计”精神、落实好“顶层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紧盯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创新,敢干、敢试、敢闯,积极寻求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新方式。另一方面,要主动拥抱时代变革,链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方法,借鉴智慧城市建设、最多跑一次改革、电商扶贫等成功范例,从技术创新中挖掘灵感与答案,为深化改革持续增添强劲动力。
在推进改革中,守正与创新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的。例如,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既坚守了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一根本原则,又创新地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大胆创新经济管理体制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些成功实践充分表明,守正和创新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然而,守正创新的融合并非轻而易举,还需精准把握平衡点。如果一味因循守旧而不敢创新,就容易陷入僵化保守的状态,错过改革契机;反之,过度追求创新而偏离正道根基,就可能迷失方向。只有根据改革发展的需求、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将守正的定力和创新的活力有机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守正创新、深化改革,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党员干部与祖国共成长义不容辞的担当。深刻理解守正创新的内涵,并将其贯穿于改革工作的全过程,一定将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张家港市杨舍镇 袁鸿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