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3 10:4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宇轩,陈柏赫  
1
听新闻
善引暖“流”润民心

近日,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强调要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关爱服务,落实平台企业责任和属地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组织部门和各基层党组织应主动追溯“流向”,及时做好在外党员“引流”工作,确保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责,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完善“信息库”,确保组织关系全掌握。明确“流量大小”是做好“引流”工作的重要前提,流动党员管理涉及的对象数量庞大、管理主体多元,如对流动党员的信息掌握不全面,就容易陷入管理盲区,让部分党员处于组织关怀难以覆盖、教育引导无法及时跟进的状态。组织部门应将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公安户籍系统等线上平台与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线下力量相结合,准确把握每位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按照“一人一档”原则,构建流动党员信息档案库。流出地党组织须加强与流入地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情况的动态更新。流入地党组织要积极为流动党员及时融入他乡提供便捷渠道,在新兴领域企业、新就业群体集中区域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或党小组,跟进了解他们的需求。平台企业要积极配合党组织工作,在注册登记环节,引导党员司机、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如实填写党员身份信息,定期向属地党组织报送情况,让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党的温暖关怀下发光发热。

织密“管理网”,确保教育提升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流动党员因工作时间和地点的多样性,组织开展集体学习活动面临一定困难。有困难不等于不能开展,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应采取多样化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和地方媒体打造“在线课堂”,及时推送党的新理论和新政策,针对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特殊群体,利用他们接单间隙,在配送站、休息点等地开设简短高效的“流动党课”,常态化开展日常走访、送学上门。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服务驿站,定期开展主题党日、座谈会等活动,传递党的声音、凝聚思想共识。基层党组织要自觉压实流动党员管理责任,建立相关工作台账,详细记录流入时间、工作单位等信息,并加强与流动党员所在单位、社区的沟通对接,定期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生活状况,对出现思想波动、工作困难的及时介入帮扶,让流动党员在党组织的持续关怀下开展工作和生活,为发挥作用打下良好基础。

延长“服务链”,确保模范作用全发挥。“引来橐水入州郡,送往农田浇黍秧。”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流动党员因其身份的多样性,常常深入市井街巷、厂矿车间,能够全方位了解群众对党员队伍的评价与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在新兴的互联网科技行业,许多流动党员白天忙于代码世界、项目研发,夜晚便能倾听到同事们对行业内卷、创新瓶颈的吐槽;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流动党员扎根生产线,掌握工友们对工作强度、技能提升的需求和行业发展对高端人才、配套设施的渴望;于市井生活里,流动党员是社区和谐的“黏合剂”,面对邻里纠纷,他们化身“调解员”,从家长里短中理出头绪,让剑拔弩张握手言和。当然,在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同流动党员的沟通,将他们收集的诉求及时记录,能够及时答复,给予准确回应,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有难度的,加强原因分析,联动各方力量共同研究解决。要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岗位优势,在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纠纷调处等工作中当先锋、做示范,对在流入地表现优秀的党员,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并及时向其流出地党组织反馈,努力在两地都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让每一位流动党员在归队中找到归属、实现价值。

(灌云县委组织部 王宇轩、灌云县图河镇 陈柏赫)

标签:
责编:韩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