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的这席话,带给我们直面任何挑战的勇气和战胜任何困难的信心。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新的一年,广大干部惟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用心用力苦干实干,才能图其至远,干出更多实实在在的成绩。
以追求“至远”之志化“趋势”为“胜势”。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从“落后就要挨打”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望来时路,新中国正是在追求“至远”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当前,经济发展正吃劲、乡村振兴正推进、粮食危机正要紧,“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顺境不多,“一山放过一山拦”的难题不少。越是遇到困难,越是要在难中进、向远处行。广大干部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中保持清醒和定力,全盘思考、洞悉规律,明晰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重要与次要的关系,冷静观察分析发展“趋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赢得发展“胜势”。
以克服“至难”之勇化“思路”为“行动”。实际上,“至远”与“至难”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越是“至远”之事业,越需要付出“至难”之艰辛。当前部分干部学历较高但经历单一,智商很高但“逆商”偏低,说起来头头是道,遇事却惊慌失措;处理业务游刃有余,解决矛盾一筹莫展。新征程上,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任务、新考验、新挑战,党员干部想要“手中常有招”,必须善于统筹好“全盘思考”的长远谋划和“躬身向下”的真抓实干之间的关系,既要“攀高峰”紧跟工作发展大势,也要“接地气”适应基层实际需要,在“勤动脑”中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在“多跑腿”上调研察实情、出实招,用实干苦干再立新功、用敢为善为再创新绩。
以磨砺“至善”之能化“忧”为“优”。有过硬本领,方能干出过硬业绩。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改革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之路越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困难矛盾越复杂,势必会遇到新的民生堵点难点。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忧”正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集中体现,如何对标对表改到位、再接再厉出成绩,是党员干部需要着重发力的“后半场”。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正视人民之“忧”,喜而不骄、忧亦不惧,用“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态度对待不足,用“闻过则喜”的心态对待问题。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不断追求“更善更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在实践锻炼中把为民服务的工作能力锻炼得更强,才能化“忧”为“优”谋发展,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问题。
(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 龚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