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首在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的接班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这些年,我们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年轻干部数量还不很足、质量还不很高、培养路径还不很优化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对照中央要求,各个领域、各个层级配备的数量都还有较大差距。抓好这项战略任务,组织人事部门既要有长期的规划,跟踪培养,又要有短期目标,加强管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党育才的责任感,蹄疾步稳向前推进。
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衔接。储备能扛重任、潜力较大的优秀年轻干部,保证选择上有空间、使用上有梯队。这就需要在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时将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衔接。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但在选拔使用年轻干部时顾虑较多,怕摆不平、怕不顶用、怕被炒作。对此,未来要广开进贤之路,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扩大年轻干部队伍“蓄水池”。组织部门要细化目标任务,培养各层级、各年龄段的年轻干部,强化专项预审,统筹好近期需求和长远需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出部署。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既要积极主动作为,又要遵循客观规律,做到长规划、短安排、抓紧配;同时,要对照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本地、本单位的年度培养计划和具体措施。
跟踪培养和及时使用相贯通。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要加快推进知识更新,大力开展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培训,组织年轻干部参加高层次人才“面对面”“大师课”等活动,切实培养又博又专、底蕴扎实的复合型年轻干部。强化专业训练,围绕区域发展需要,加大高精尖产业、城市更新等领域专业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开展岗位竞赛和技能比武等方式,提升年轻干部专业能力。要把集中调研和日常了解结合起来,健全持续发现、动态补充的长效机制,严把政治关、能力关和廉洁关,深入考察年轻干部的政治觉悟、品行操守、素质能力和发展潜力,真正把好“苗子”选出来、“坏胚子”挡门外。要研究制定年轻干部培养交流实施办法,定期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一线、急难险重一线、服务群众一线、对口支援一线,真刀真枪地经受锻炼,真正在实践中发现优秀干部,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用当其时、多压担子是对年轻干部的最好培养。要坚决打破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惯性思维,对各方面表现确实优秀的要大胆使用、及时使用。
加强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年轻干部选拔出来就要培育好、管理好,越是重点培养的越要重点管理,越是有培养潜力的越要严格要求,决不能选了、任了就放其不管了。要校准年轻干部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人生航标。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年轻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实施“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计划”,狠抓党性锤炼,加强作风建设。各级组织部门对年轻干部要重点关注、从严管理,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和帮带结对等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帮助、批评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避免成长“黄金期”变成“危险期”,确保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始终是一泓清泉。
(昆山旅游度假区组织人事局 顾卫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