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10:4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纪星宇  
1
听新闻
以干部交流促进队伍“一池活水”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对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提出了6个方面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要有序推进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交流。一直以来,干部交流都作为我党一项重要干部管理制度,既能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也能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从而促进地方政治经济健康发展。

实践中,干部交流时常会遇到一些观点和声音,个别干部谈到交流就面露难色。从单位而言,培养一名“好干部”,从业务上成熟到政治上成熟,既花费大量精力,还经历时间周期,说是“含辛茹苦”并不为过,从推动本部门本系统工作角度出发,并不希望交流提拔。但重点需关注的是,通过巡视巡察中发现,有些同志长期在一个系统、一个地区任职,特别是执法、审批、要素保障、财务等岗位,易于形成“圈子”文化,滋生散漫慵懒和贪污腐败等行为,有的部门负责人斗争精神不足,也不愿执行干部交流制度。另外,干部对交流也存在思想障碍,有的认为交流是否定,有的不舍得丢掉自己长期积累的专业能力或领域,个别干部不想跳出“舒适圈”等等,组织谈岗位交流,思想上有抵触情绪。

《吕氏春秋·尽数》里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干部队伍建设也是亦然,需要合理有序地流动,既要统筹谋划、高位推进,还需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才能不断提高整体活力和免疫力。强化“配置式”交流。加强各单位干部队伍建设分析研判,定期“盘一盘”区域干部资源,多做前瞻性研究、科学性预测、战略性部署,通过有针对性地二次选岗、平行交流等方式,推动干部队伍专业、年龄、经历、性别等方面实现优化组合。同时严格落实干部交流规定,特别是对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进行强制交流或转岗,防范“中梗阻”及廉政风险。要强化“奖惩式”交流。将“考事”和“考人”相贯通,综合干部承担工作轻重、年度综合考核结果、群众评价以及正负清单等情况,建立干部“担当指数”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对于“愿干事、能成事”的干部交流到重点岗位重点使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推动能“下”。要强化“蹲苗式”交流。注重在吃劲岗位磨砺干部,选派“好苗子”提拔交流到经济一线、基层一线担任领导干部,同时有计划地对同一单位成长的年轻干部进行跨地区、跨部门交流,让干部既能“上接天线”,也能“下接地气”。

(淮安市淮安区委组织部 纪星宇)

标签:
责编:韩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