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进一步释放了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作用。持续抓好为基层减负工作,当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持续强化系统观念,从源头关键入手,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来。
减负不是“一头热”的事,切中根源才能事半功倍。现实中,因极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产生偏差,热衷搭“花架子”,追逐“应时盆景”,以“作秀”代替“做事”,以“造势”代替“造福”,导致基层工作负担加重,群众切身利益受到损害。“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往往在上面,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应当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要持续加强领导干部政治训练,促进正确理解、准确把握为基层减负与为群众谋福之间的关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向作秀式的“形式主义”说不。将为基层减负纳入领导干部作风考评,鲜明奖优罚劣导向,助推转变作风,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贯通减负合力。
减负不是“一刀切”的事,找准其负才能有的放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眼小但线头多,精准取舍才能让“针有用、线有效”。持续抓好为基层减负工作,首先要明确哪些是必要的形式,哪些是形式主义问题,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充分考虑基层实际情况,科学规范属地管理,按照权责一致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确保任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优化精简考核体系、指标和方式,着重解决考核体系设计烦琐、指标设置过细过碎等问题,让基层干部明确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切实保障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让减负减到基层干部的心坎儿上。
减负不是“一阵风”的事,持之以恒才能卓有成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持续做好为基层减负工作,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强化双向互动,建立基层干部与上级部门双向交流机制,既让一线同志及时了解上级工作要求和政策导向,也让上级部门精准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和困难需求。要进一步畅通基层减负问题反馈渠道,健全减负成效评价机制,将基层干部评价作为检验减负成效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易反复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对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 董洪芳、赣榆区委组织部 魏入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