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基层是干部成长的大熔炉,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的第一环节,作为基层的年轻干部,更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从“心”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心系群众、联系群众、贴近群众,竭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要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群众问题解决得到不到位,群众接不接受满不满意,是检验基层干部工作的标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真情。要想真正了解基层情况,只读读介绍、看看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零距离接触群众,经常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看一看,到矛盾突出的现场走一走,到问题集中的领域转一转,进社区、进小区、进网格、进居民家中,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听最一线的声音,带着感情换位思考,带着温情商量问题,才能有群众的味道、会说群众的话,才能真正融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了解民情、汲取养分。
要练就“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打铁仍需自身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筋骨、增才干,是提高能力的不二法宝。年轻干部更要充分发挥精力旺盛、专业扎实、观念新颖、思维活跃的特点,脚踏实地,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面对问题不畏难、不僵化、不绕道,善于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主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强筋壮骨,在复杂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在基层一线主阵地、主战场淬炼过硬本领。
要永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担当精神。基层一线的矛盾问题更为突出,面临的问题多为涉及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越是这样,越能考验年轻干部的能力和作风,越能锻炼年轻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年轻干部,更要有面对困难时不推诿的精神,面对危险时不退缩的勇气,对棘手之事善于思考,对难解之事善于突破,对失误之事敢于担当,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把步子迈得扎实些,工作做得务实些,深入群众再细一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统筹协调、甄别筛选、抽丝剥茧的能力,涵养出久久为功的心态,锤炼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精神,在基层一线的热土里开出担当作为之花。
(作者:罗蓓 南京市秦淮区双塘街道工委委员、组织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