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听·见︱白菜免费摘?造谣者、传谣者、哄抢者,谁都跑不掉
2025-11-13 18:1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邵文晶  
1

“几百亩地都不要了,谁想来捡的就来捡……”近日,一条“白菜免费”的谣言视频,给内蒙古赤峰的菜农李先生带来了近百万元的损失。采摘现场的视频显示,多人携带麻袋、骑着电动车甚至开车进入菜地,把几百亩待收的白菜抢得一片狼藉。

这些原本已联系好销售渠道的白菜,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哄抢,竟没人多问一句“是不是真免费”。白菜地旁边还有200多亩玉米待收,李先生已连夜组织人手进行抢收,以防悲剧重演。

这样的场景,不禁令人联想到2023年河南“迷笛音乐节”的物品失窃事件。当时,“活动已结束要清理现场”的不实信息引发附近村民大规模盗窃露营区财物,从帐篷、手机到笔记本电脑无一幸免。两地事件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如出一辙。

或许,有人认为自己是“误信”了谣言才前往现场,然而,当看到大片整整齐齐即将采收的白菜,明显是农民精心培育的,怎会“不要钱随便摘”?别再拿“误信”当遮羞布了!连幼儿园孩童尚且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哄抢之人是没有常识吗?显然不是。他们只是抱着“反正这么多人都在摘,不差我一个”的想法,认为法不责众,把常识与道德抛之脑后。甚至有些人明知是偷,但内心的贪婪还是压过了理性——别人都摘了,我不去就亏了。

有评论说:“这种哄抢之后法不责众的势头必须打击,不然社会就乱套了。”的确,若集体违法就可以被纵容,那破坏的将是整个社会的规则底线。如果今天抢白菜可以因为人多免责,那明天会不会有人抢水果、抢日用品?

事实上,法律也从不会因参与人数多就网开一面。此次白菜哄抢事件,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哄抢公私财物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更有可能涉嫌刑法规定的聚众哄抢罪。河南“迷笛音乐节”事件也是例证:当时参与盗窃的村民不在少数,警方通过积极侦办,不仅抓获了造谣者陈某,还对多名盗窃者依法拘留。那些以为“法不责众”的人,最终还是为自己的侥幸付出了代价。

当然,在追究哄抢者法律责任的同时,追溯并斩断谣言传播,更为重要。而首当其冲的,应当是第一时间发布“白菜免费”视频的网民,为了博取流量散布不实信息,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当地一家拥有40多万粉丝的官方账号,在未核实真伪的情况下,也发布了此消息,并配标题“继免费捡土豆后又有新惊喜,赤峰一地可以免费砍白菜”。原本可能仅在小范围传播的谣言,借着官媒的公信力背书与庞大粉丝基数,成为事件发酵的“催化剂”。目前,该官方账号已关闭评论区,暂未就此次信息传播失误作出公开回应。

不过,具体情况究竟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调查核实。11月11日,当地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后续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最终,谁将为这百万元的“免费白菜”买单?答案其实很明确:造谣者、传谣者与哄抢者,一个都不能少。期待联合调查组尽快查清真相,用公正的裁决回应公众的疑问,不让“李先生们”的汗水白流。

(邵文晶)

标签:
责编:艾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