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听·见|“敬畏自然”该是价值观而不是品牌包装
2025-09-21 22:13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黄欢  
1

日前,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实施烟花艺术项目《升龙》,巨大争议随之而来。9月21日,西藏日喀则发布情况通报,始祖鸟、蔡国强分别致歉。事件之所以引发舆论“一边倒”,因为它暴露了多个维度的“不协调”:知名户外品牌的精神悖论、艺术创作的伦理语境,以及一些地方在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和执行上的漏洞。

何为“敬畏自然”?始祖鸟作为户外装备品牌,也曾倡导“尊重自然”。讽刺的是,通过此次事件,人们丝毫没有看到“对自然的永恒敬畏”,只看到冒犯与作秀。虽然主办方强调活动“使用环保材料并清理现场”,但“材料环保”不等于行为环保,“清理现场”更不代表可以事先破坏。该艺术项目使用材料的实际效能、对高原土壤与植被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以及对大气和水体的潜在污染,是否都经过严格科学的评估?在事后发出的声明中,始祖鸟仍反复提及“敬畏自然”,但真正的敬畏自然,从来都建立在谦卑之上,不轻易闯入,不惊扰生态,不把大自然随意沦为演绎品牌故事的叙事场。

何为“艺术创作”?该项目通过三幕山脊烟花爆破形成金色“升龙”动态景观,宣称致敬自然并呼应东方龙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艺术可以是人类情感与自然之间的桥梁,但艺术的伦理边界和表达语境至关重要。如果说在城市、广场或特定文化地标中展现烟火艺术,是一种文化表达,那么在生态系统复杂敏感的高原区域施放大型烟花,更像是一种“艺术的自我狂欢”,甚至是一场“俯视众生”的无知与傲慢。

更令人深思的是,普通人在城市中燃放烟花爆竹都受到严格限制,这个商业味极浓的项目为何却能在生态脆弱的喜马拉雅地区获得“特许”?此前,当地以“环保材料”为由豁免环评,仅需村、乡、县三级审批,未公示高原环境专项测试数据,很显然存在信息、程序透明度不足,以及监管缺失的问题。眼下,当地政府表示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公众的确需要一个毫不含糊的交代和处理。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格的审批流程和有效的监管机制,任何一方的缺失和懈怠都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也会损害公众的生态权益。

当艺术触及生态禁地,若缺乏科学实证与文化共情,再华丽的绚烂也是对永恒的亵渎。自然的永恒价值,永远高于人类短暂的绚烂,因为就像一位网友留言说的那样:“土地不是舞台,动物不是观众,自然不是资源,而是生命的伙伴。”

(黄欢)

标签:
责编:郝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