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未到,房价先“热”。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江西景德镇空间酒店(御窑博物馆店)国庆期间一间房价格高达约1000元,而9月份同房型价格仅为90元左右,涨幅超过10倍。帖子发出后,引发大量关注。随着媒体跟进报道,“景德镇90元酒店房间国庆涨到1000元”“景德镇一酒店国庆房价暴涨10倍”等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热点之一在于消费者的感同身受。“有次去玩也是,非节假日的时候只有200,结果节假日800,唉,又只有节假日才能出去玩。”类似吐槽并不少见。即使没有遭遇过类似“糟心事”的网友,也担心自己陷入高房价陷阱。热点之二在于房价上涨的合理边界。节假日期间需求集中爆发,旅游资源紧张,适当涨价是市场规律的体现,消费者并非不能理解。“涨个两三倍能理解,这动不动五倍十倍是否合理?”可以说,房价的合理涨幅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涨多少算是合理,十倍涨幅是否远超合理范围,入住涨价到多少的房间才算不被“宰”……消费者们心中的“老问题”再次因景德镇事件而发酵。这件事也反映出部分商家在旅游旺季定价中的共性问题——偏离市场规律,“任性”涨价。
9月17日,该酒店工作人员解释,该价格并非最终定价,消费者可先下单,入住时将按实际价格重新核算房费,“多付部分可退”。解释非但没能说服网友,反而将舆论推向高潮。这种“先标高价再调整”的操作,看似灵活,实则将市场波动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既违背了明码标价原则,也暴露出部分商家在节假日经济中的短视与浮躁。
更深层看,这些“任性”行为会对地方旅游形象造成一定损害。消费者满怀期待而来,希望度过愉快的假期,却在旅游关键一环——住宿上遇到糟心事,比如下单时无法获知真实价格,或到店后价格争议无法解决,甚至最后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其负面体验必将放大,最终损害的是城市的形象。
遏制节假日房价乱象,不能仅靠商家自律,监管部门应当积极作为,比如出台相应指导政策,对涨幅设置合理上限,不得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价格标示等。同时,应畅通投诉渠道,维护市场秩序。值得肯定的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于9月18日傍晚发布通报称,经核查该酒店存在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行为,现已立案调查,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旅游经济非一锤子买卖,它建立在点点滴滴的服务、口碑与信任之上。若一味追求短期暴利,透支的将是整个旅游目的地的信誉。唯有商家守住诚信底线,监管部门筑牢规则防线,才能留住旅客的心,让游客来了还想来,来了敢消费,从而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刘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