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安徽阜阳颍上县红星镇一村民发布视频称家中老人尚未去世,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就上门要求火化,该视频发出后立即引发网友关注。当日,在回应媒体询问时,工作人员表示是误会,工作人员当时正在进行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并非要求立即火化。20日晚,当地政府发布道歉声明,称此事反映了红星镇在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引导中,存在工作简单、方法不当等短板不足。红星镇将汲取教训,改进方式方法。

人还未去世,就跑到群众家中做殡葬改革政策宣传,这种政策宣传严重违背了人之常情,如同是在群众的伤口上撒盐,这样的政策宣传不仅得不到应有的传达、告知与引导效果,更会激化矛盾,给社会添乱,最终让好政策“躺了枪”。
好的新闻宣传工作往往要遵循“时度效”原则,通过把握时效性、分寸感和实际效果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同样的,好的政策宣传工作也需要注重“时度效”原则。什么时间去,什么尺度说,什么方式做,这应该是工作人员的基本的素养。某种意义上说,基层工作者的政策宣传比新闻宣传对象更为具体,甚至是点对点,人对人的直接宣传。
政策千万条,适用第一条。简单而粗暴的政策宣传其实就是懒政的表现。优秀基层工作者应该首先把政策“吃透”,再进行针对性宣传,还会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类别,不同需求进行宣传,将政策宣传作为一种服务而非指令。
从安徽红星镇的殡葬政策宣传案例来说,基层工作人员不该没有搞清楚老人的具体情况,就贸然前往群众家里做殡葬政策宣传,本身就是对老人及其家属的大不敬,容易激发矛盾;更不该在去了之后机械地进行宣传,假如社区工作人员抱着关心的态度去了解家庭情况,抱着服务的心态与家属沟通,相信不至于出现视频中家属情绪激动的场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非常辛苦,但越是如此,越是要细心与一丝不苟,越是要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范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