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听·见|为基层减负,也要减掉“没苦硬吃”式值班
2025-04-30 09:5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孔婧  
1

“五一”假期将近,你被安排值班了吗?近日,《半月谈》曝光了某地教师在节假日值班期间10秒内未接值班电话被通报,戳中了不少基层干部的痛处。

一些部门即便周末、节假日无事可办,却仍要安排值守;村干部枯坐村委会,常常值班一天也见不到人来办事;值班时守在固定电话旁等铃响,接慢了可能就得被通报批评……这些荒诞场景,却是当前基层形式主义值班的真实写照。不难发现,值班其实从脱离实际工作需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变了味”,还让基层跟着“没苦硬吃”。而更需警惕的是,这样的空耗精力,消磨的不仅是个人工作热情,对基层治理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基层为啥“没班硬值”“没苦硬吃”?“应付检查”恐是主因。值班的本意是为有效发现紧急情况、应对突发问题,也是保障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工作方式。但在层层加码之下,逐渐异化为“为值班而值班”的机械任务。不论是“5秒接听”的奇葩规定,还是“上级要求所有单位必须有人”的硬性排班,这种“宁可空转,不可空缺”的逻辑,也折射出对基层治理能力的不信任。

现实中,每个部门和基层岗位承担的职能有很大差别,这决定了在值班安排上,也要区别对待,更不可“一刀切”。像公安、消防、应急、交通等部门,节假日值班值守的必要性自然很靠前。但同时,也还有不少部门,并不涉及突发应急任务,甚至没有直接的服务对象,若也“一视同仁”,则只会徒增一些“表演式”值班。

说到底,节假日要不要安排值班值守,人员又如何配置,就该切实根据各自单位和部门的实际职能情况,而非制造无意义的负担。正如有受访干部道出了基层人员的心声:他们不反对值班,也并非不愿值班,而是希望值有意义、有实质工作内容、真正需要值的班。

杜绝“无效值班”,关键还是要实事求是,注重实绩实效,不做无用功。一方面,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规范、优化值班制度设计,更加强调结果导向。比如,是否可以将值班评价从“是否在岗”转为“是否发现问题”“能否解决问题”等。另一方面,应摒弃“值班就是守在电话旁”“加班等于敬业”的旧认知。如今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不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新型值班方式,来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响应、高效处理。

“没苦硬吃”的形式主义值班绝不是小事,背后体现的是作风建设的大事。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纠治“四风”顽疾。治理不合理的值班制度,也是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的重要抓手。只有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明确职场边界,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把基层人员从无谓事、无用功、无效加班的“内卷”“内耗”中解脱出来,才能避免更多人陷入“没苦硬吃”的职场怪圈,避免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好好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注重效率、追求公平的今天,不管在哪个行业,“没苦硬吃”都不值得提倡。少一些“5秒内必须接电话”的苛责,多一些为基层减负的务实,让基层人员腾出手脚更专心履职尽责。这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关爱,更是对人民群众负责。(孔婧)

标签:
责编:吴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