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听·见︱家有“小胖墩”,“胖急”也不能“瞎减肥”
2025-04-19 08:43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贺晓亮  
1

4月17日,《法治日报》上一篇《10 岁男孩极端减肥被送进ICU 青少年盲目减肥调查》的报道让不少“小胖墩”的父母揪心不已。报道中12岁的李童(化名),为了减重,连续两个月不吃主食,天天坚持高强度运动。虽然体重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李童却落下了一吃东西就恶心呕吐、焦虑抑郁、肚子疼、便秘等诸多毛病,甚至被送进了ICU。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呈上升趋势。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测,如不加干预,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31.8% 。研究也表明,肥胖对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都会带来多方面负面影响,甚至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也会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帮“小胖墩”减肥成为不少家庭的当务之急。

然而,在减肥热潮中,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悄然浮现:不少像李童这般青少年在减肥时缺乏科学指导,仅凭个人感觉和网上一些不靠谱的方法盲目行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报道中还提到一名10岁男孩,因盲目减肥患上厌食症,瘦成 “皮包骨”,只能靠输营养液维持生命。更有在广州的十几岁男孩,因极端节食减肥导致急性肾衰竭被送医救治。2023年5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 —— 基于13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青少年对自己的体重不是很满意,有9.2%的青少年认为只要节食就可以减重。

无论是具体的案例,还是调查统计,无一不在警示着我们,青少年减肥绝不能跟着“感觉”走。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盲目减肥危害极大。从生理角度看,不合理的减肥方式会阻碍生长发育,降低代谢率,损害身体各项生理功能,如李童患上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从心理层面而言,减肥过程中身体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减肥效果不如预期等情况,极易引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导致他们性格孤僻、抑郁,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

所以,青少年减肥一定要讲科学。特别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要承担起重要责任。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减肥意识,摒弃 “孩子胖点没事” 或 “急于求成让孩子快速瘦下来” 的错误观念。其次,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化解孩子因肥胖产生的心理压力,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再者,在帮助孩子减肥时,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避免盲目跟风网络上的减肥方法。

学校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将科学减肥知识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健康减肥的认知水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保证充足的运动时间,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此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因肥胖或减肥出现问题的学生,并给予正确引导和帮助。

相关部门也要严厉打击虚假、误导性的减肥宣传,规范减肥市场秩序。对于那些没有资质却冒充营养师提供减肥服务的机构和个人,要依法予以惩处,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科学的减肥环境。

青少年减肥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绝不能跟着感觉走。只有家长、学校、社会各方携手合作,让科学减肥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帮助 “小胖墩” 们在健康的轨道上实现体重管理,拥有美好的未来。

(贺晓亮)

标签: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