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听·见︱坦然面对“就差一点”
2025-03-30 20:34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苑青青  
1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好可惜,就差一点!”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遗憾?

最近,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上,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原本一路领先的女选手肖芬临近终点线时张开双手迎接胜利,然而此时,她身后的选手以0.01秒的优势提前冲线。网络上,许多人为肖芬惋惜,也有网友们调侃叫她“香槟姐”,意思是她提前庆祝开香槟。面对这样的结果,肖芬自己也表示“蒙了”。

如果说肖芬错失冠军是因为慢了0.01秒,那么另一名运动员吴艳妮收获“第一”则是与快了0.01秒有关。3月27日,世界田联更新了最新一期女子项目世界积分,中国选手吴艳妮登顶亚洲第一。有媒体报道,开年以来,吴艳妮的成绩一直在不断进步,每次提升0.1,甚至是0.01秒。

同样是0.01秒,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境遇,引人深思。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现实生活中,对大多数人来说,接受失败往往比迎接成功更难,特别是那些距离成功就差一点的失败。

那么,该如何应对那些以为临近成功却又最终失败的时刻?

不妨先站在胜利者的视角去回望一个人成功的轨迹。以吴艳妮为例,登顶“亚洲第一”之前,她也曾多次跌倒。比如2021年,她在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奥运会选拔赛上跑出了好成绩。但在决赛中却以0.03秒之差无缘奥运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上,她以0.03秒的微弱劣势第二个抵达终点,最终却因抢跑被取消成绩。如今再看,她正是踩着这些“就差一点”的失败累积成的阶梯,一小步一小步地往上攀登,走向世界,也走向了更好的自己。

成功,作为对辛勤付出的汇报,固然能激励人前行,然而“就差一点”的失败更能推动人们不断地去追寻。特别是在分秒必争的竞技体育赛场上,许多运动员夺得冠军,正是因为坚持不懈,最终成功打破“就差一点”的魔咒。比如中国女子拳击运动员李倩,曾多次杀入世锦赛、亚运会、亚锦赛甚至全运会决赛,但每次都只获得了亚军,在去年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75公斤级的决赛中,被称为“千年老二”的她顺利战胜对手,终于夺得金牌。

古人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差一点”四个字,表面看是差了一点,认真去琢磨,其实这一点背后或许蕴含很多点。重要的不是执着于“怎么就差一点”,而是思考接下来如何补上这一点。

诚然,人毕竟是感性的,特别是遭遇失败、打击时,难免有痛苦和烦恼甚至会内耗,而每一次“就差一点”其实意味着“我本可以”。这种心态,除了感性,还与比较的对象有关。

有研究显示,运动赛场上有一种“银牌效应”,银牌获得者往往不如铜牌获得者开心,因为他们倾向于向上比较——“差一点就拿金牌了”,而铜牌获得者往往向下比较——“至少拿到了一枚奖牌!”所以,不如换一种视角,看到他人的优秀时,也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就像在最后关头被反超0.01秒的半马女选手肖芬,虽然错失第一名,但她拿到了个人最好成绩,显然已经超越了自己。

人生亦如赛场,每个人总要去赶赴一场场比赛,也不可避免地被旁观者不断地与他人作比较。然而输赢从来不是目的,成长才是。因为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在抵达成功之前放弃。荣耀与惜败,往往“只差一点”,或许先得有输得起的勇气,才会有赢得到的底气。不妨秉持“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坦然心态,以自己为标尺丈量世界,努力做一个输得起的赢家。

(评论员 苏青)

标签:
责编: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