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听·见丨视频平台的“套娃会员”,能走远么?
2025-03-21 17:52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苏鹏飞  
1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又双叕要多花钱啊!”3月21日凌晨,国足对阵沙特比赛的观赛方式再度引发网友对主流视频平台“套娃会员”的质疑。

有了vip会员还不行,为了顺利观赛还需再开通体育会员,体育会员中又分“x足球会员”“x体育会员”“xx通”等多个层级,每个层级不但权益各异,更细分为月卡、季卡、年卡、连续包月、连续包季等多个价位。有网友戏称,“看个球还得剥洋葱,等把这些体系整明白,国足都进世界杯了。”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近年来,大多数视频平台都出现了“套娃会员”的现象,即用户在已充值会员的情况下,观看某些节目时仍需二次付费。这种层层收费、反复割草的行为,被很多网友质疑是平台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对用户的过度索取。

按照惯例,会员制的初衷是用户以合理价格换取无广告、优质内容的观看权,平台则通过规模化付费实现盈利。合理收费本无可厚非,毕竟视频平台购买版权、自制影视剧等都需要资金投入。但让很多网友不解的是,平台前期通过一些免费政策吸引了大量用户,一旦占领市场,似乎便开始变着花样从消费者身上抽取利益,而且在收费上缺乏透明度和合理性,层层设套,让用户陷入“会员套娃”的困境。

不得不说,这种收费模式损害了一些消费者的权益,也伤害了不少人的情感。用户在充值会员时,已经支付了一定的费用,理应享受到相应的服务。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频频遭遇额外收费的“拦路虎”,这不仅是对用户信任的轻视,也是一种理由并不充分的“强制收割”。

“套娃会员”现象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已规范自动续费等行为,但对“会员分级”“权益拆分”等新型套路仍缺乏明确界定,类似“套娃收费”尚未纳入监管重点。行业标准的模糊,使得平台得以借着“版权保护”“用户体验优化”等名义,将不合理收费“合理化”。

为此,许多网友也期待监管部门能深度介入,进一步明确界定视频平台的收费标准和范围,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和监管措施,划定底线、明确红线,对违规收费行为进行打击,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若是只看眼前而没有远瞻眼光,短期收割终将反噬自身。一些数据已经显示,过度收费只会加大用户流失率。

会员经济的本质是信任经济。当平台将“用户”视为“数据”而非“伙伴”,以套路取代诚意时,看似精明的商业策略实为饮鸩止渴。唯有监管划清边界、平台关注内容、用户合理付费,用真诚真心打动网友,才能终结这场“套娃游戏”,让视频平台回归“为优质内容付费”的价值本质。

标签:
责编: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