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随着春节档电影《哪吒2》的现象级爆火,不出所料,一股为神话人物“落户口”的风潮又悄然兴起。多地文旅齐齐发力,有的亮出了“哪吒故里”招牌,有的从考证闹海地址推出哪吒祖籍,进而又衍生出“陈塘关在哪儿”“太乙真人故居”等话题,争相抢夺神话IP的归属。
实际上,这场声势浩大的神仙户口之争,或许是地方希望通过热门流量IP的加持,为当地文旅再添把火。只是,各地忙给神仙落“户口”的宣传策略不免让人疑惑:这究竟是文化创新还是文化透支?城市文旅发展又到底该怎么“闹海”才能掀起波澜?
不可否认,借助神话IP的热度为城市文旅发展造势,的确是一种便捷的宣传方式,而且短期内就可收获效益。其中原因并不复杂,热门IP自带关注度和讨论度,且容易引来年轻群体的关注和“玩梗”传播。如果城市与热门IP深度捆绑,既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同时也将神话人物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方便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
然而,这股热潮外衣之下,我们也需冷静看到的是,以“神仙落户”为代表的引流策略,通常需要地方文化的深度支撑。不难发现,当前一些地方为了蹭热度,生搬硬套地将神话人物与本地联系起来,缺乏历史依据和文化内涵的支撑,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其次,多个城市为同一神话人物“落户”,同质化的争抢不仅会导致宣传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引发争议,甚至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不论正在热映的《哪吒2》,还是此前引发大众讨论的《黑神话:悟空》《封神》《大圣归来》等神话IP,其脱颖而出的密钥皆在于突破传统神话的叙事结构,以创新思维建造出脱胎于神话母题的新堡垒。换句话说,在文化供给并不匮乏的当下,创新才是各方“踏出一条路”的关键。同样,在城市文旅发展上,追求短期流量而缺乏让IP生根的创新土壤,大概率也只会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失望,甚至错失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机遇和勇气。
从某种程度上看,给神仙“落户口”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各地对文旅发展的重视,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在文旅开发中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在文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城市想要寻找突破口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只是借神话IP引流尝到甜头之际,也不能忘记真正决定城市文旅命运的,仍然是完善成熟的配套服务和推陈出新的发展思路。
总之,给神仙落“户口”可以视作文旅宣传的切入点,但简单地照搬热点绝非长久之计。只有立足脚下地域禀赋,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地方才能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才有可能在文旅大潮中迎来属于自己的“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