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我有一段情,唱给诸公听……”甲辰龙年的最后一夜,央视春晚的无锡分会场传来了熟悉的江南小调《无锡景》。伴着婉转歌声,摇橹船从灯影璀璨的桥洞中驶来,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出满载美好祝愿的人间烟火。
百盏鱼灯点亮古老运河,舟楫往来、人声鼎沸之间,顾恺之、范仲淹、苏轼、徐霞客从历史深处走来,举杯称快;机杼声声,近代民族工商业由此发轫,太湖上千帆竞发,无人机组以苍穹为幕,书写下一座城市的家国情怀。
这是无数人想象过的江南风景,也是无数人见证下的古今相望。
约6分半的无锡时间里,无锡景唱的是风雅。三千多年前,泰伯奔吴,起笔吴文化篇章,开凿出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与无锡古运河交相联通,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带来江南富庶,水弄堂的波澜更映照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人墨客流连于此,寻江南风景、赏人间明泉,踏遍万水千山,仍叹一句“终不似无锡景”。无锡景是清名桥两岸的灯火可亲,是江尾海头的观潮,是竹海深处的听涛,也是鼋头渚内惊艳春秋的满园红妆与渔舟唱晚。
风笔雨墨共描绘,无锡景唱的是勇气。这里,百年老厂开启了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风云变幻的发展历程;这里,一声春雷炸响,诞生了中国县域经济下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这里,既孕育出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亿元村、亿元镇、亿元乡,还拥有江苏第一家外资企业和第一家上市企业;这里,更是以占全国万分之五的面积、千分之四的人口,创造出全国1.2%的经济总量。百年工商名城,无锡景是实业报国的豪情,是敢创人先的勇气。
太湖浩渺、青山叠翠,无锡景唱的是情怀。“奋斗者”号勇潜深海10909米、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A+”项目闪耀登场、全国首艘氢燃料电池海船“蠡湖未来”号下水、航空航天产业加速筑梦苍穹……今日之无锡,目光从太湖望向太空,可谓真正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份豪情壮志,这份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决心,正是属于中国人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的气概。
家国情浓,共迎新春。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不仅是一场盛大的文艺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与情感共鸣。而登上春晚舞台的无锡,既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拓展着新消费场景。屏幕前,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无锡精微绣等无锡非遗代表性项目闪亮登场,小笼包、乌米饭等特色美食令人食欲大开,运河两岸的人家、古香古色的建筑、太湖之上的帆船,不断切换的场景也在多维度中展现无锡的独特之处,勾起全国观众的兴趣。即将到来的春天,素来是江南赏游的热潮,无锡将如何延续春晚的精彩,值得人们更多期待。
过去一宵,胜人间千百宵。而今迎新,更盼无锡好风景。